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8篇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报告范文2篇 仙人湾乡清水塘村产毒型大肠杆菌致腹泻暴发调查终结报告 2006年9月23日上午8:30,县疾病预防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8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8篇

篇一: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报告范文 2 篇

 仙人湾乡清水塘村产毒型大肠杆菌致腹泻暴发调查终结报告

 2006 年 9 月 23 日上午 8: 30,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本县仙人湾卫生院电话报告:

 该乡 清水塘村有 110 人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腹泻。

 主要症状为:

 大部分起病急、恶心、 腹胀、 腹痛、 腹泻:

 粘液、 水样便, 少数病人低热、 呕吐及里急后重。

 疫情发生后, 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 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病工作, 落实专项医疗救治经费, 明确提出“疫情不扩散、 不死人” 。

 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郭小沅同志亲临现场指挥扑疫工作。

 县卫生局立即组织由疾病控制、 卫监部门组成的 8 名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 经详细调查及采样检测后确定:

 这是一起感染性腹泻病例暴发, 暴露因素为村民饮用了被产毒型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 (3 号水井)

 。通过对病人隔离治疗、 水源消毒、 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自 15 日发生第一例病人至 25 日最后一例病人止, 历时 11 天, 累计发病 104 例。

 目前疫情已经平息。

 现将本次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仙人湾乡 清水塘村位于我县东南部, 距县城 70 公里, 距乡 政府 5 公里, 前临沅水,背后靠山, 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常年降雨量 960-1780毫米, 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 兼种其它经济作物。

 近年来, 多数青年外出务工, 部分村民在附近沅江淘金致富。

 该村人均年收入 2000 元左右。

 全村共辖 2 个自然村, 4 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数 1011 人。

 一组单独为小自然村, 人口 190 人, 二、 三、 四组为大自然村, 人口 821 人, 两自然村相距 1000 米, 不共用水源。

 全村共有 3 家卫生所, 其中小村 1 家, 大村 2 家。

 该村环境卫生一般, 村民卫生意识较差, 绝大部分村民有喝生水习惯。

 二、 水源情况:

 病例发生在二、 三、 四组村民混居的大自然村, 该村共有 3 口饮用水井, 均位于该村排污沟旁边, 位置较低(每口水井呈梯形均配有 2 口水池, 供村民洗菜、 洗衣用)

 。水井呈直线排列, 井与井之间距离约 100 米, 水井距住宅区 80-100 米(流调人员按排污沟方向把 3 口水井自上而下依次定为 1 号、 2 号、 3 号水井)

 。

 3 口水井均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 平时村民喝水、 洗菜、 洗衣均使用井水, 稍用力震荡, 洗菜、 洗衣池水向上倒灌入水井。

 其中被污染的 3 号水井旁边又有污水池, 位置与水井持平, 下暴雨时污水可流进水井。

 三、 发病情况:

 本次发病全部集中在二、 三、 四组村民居住的大自 然村, 该村总人口 821 人, 其中外出务工 184 人, 实际居住人口数 637 人, 本次发病 104 人, 罹患率 16. 1%。

 一)

 临床特征:

 调查 104 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 腹胀、 腹痛、 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大便为粘液、 水样便, 少有发热及里急后重。

 5 例住院病人资料:

 血象:

 1 例病人白细胞数增高, 其他正常, 大便镜检 1 人有红细胞 1+, 白细胞 1+。

 二)

  流行特征:

 1、

 人群分布:

 年龄:

 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年龄最小的 1 岁零 4 个月, 最大的 80 岁, 年龄分布见表 1:

 104 例腹泻病人年龄分布表 1

  性别:

 男性发病者占 58 例, 女性 46 例。

 男女之比为 1. 26: 1。

 职业分布见图 1:

 2、

 空间分布:

 本次发病 104 例, 全部集中在二、 三、 四组。

 其中二组发病 71 例、 三组发病 22例、 四组发病 11 例, 分别占总数的 68. 27%、 21. 15%和 10. 58%。

 3、

  时间分布:

 从 9 月 15 日 发生第一例病人至 9 月 25 日最后一例病人止, 历时 11 天。

 时间分布见图 2:

 四、 实验室资料:

 1、 采集 17 名患者肛试子分别做细菌培养, 其中 1 例培养出肠产毒型大肠埃希氏菌(O15型)

 。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及霍乱弧菌均未检出。

 2、 采集 1、 2、 3 号井水检测, 3 号井水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严重超标。

 1、 2 号井水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超标不明显。

 3、 采集该自 然村 4 份排污沟水样检测,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及霍乱弧菌未检出。

 4、 3 号水井旁污水池样检测,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均无法计数。

 五、 致病因素:

 经流调人员的详细调查及检测结果表明, 这次暴发是由于村民饮用了 被大肠菌群污染的 3 号井水而致。

 依据:

 1)

 104 名患者发病前数小时至 3 天内均喝过 3 号井水, 不喝 3 号井水者不发病。

 调查二组村民 57 户, 310 人, 饮 3 号井水者 105 人, 发病 71 人, 9 户长期使用 3号井水, 但烧开后饮用而不发病, 12 户用压泵水或共用别人压泵水者不发病。

 三组村民 61 人, 用 3 号井水而发病 22 人, 饮 2 号井水者不发病。

 四组村民长期饮 2 号井水和 1 号井水, 但有一户 8 口人住在二组内全家发病, 另有 3 位村民到住在该村二组的叔叔家玩, 饮用 3 号井水而发病, 其他未饮者不发病。

 2)

 9 月 23 日对 3 号井水进行消毒后, 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23 日下午发病 16 例,24 日发病 3 例, 25 日发病 1 例, 26 日 后再无新病例发生。

 3)

 患者大便培养, 检出肠产毒型大肠埃希氏菌(O15型)

 。

 4)

 对 3 号井水采样检测,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

 六、 诊断依据:

 1. 大部分病人均有喝 3 号水井生水史。

 2. 病人大多起病急, 上腹不适、 腹胀、 腹痛、 恶心症状明显, 而发热较少。

 3. 10 号样品经实验室检测发现大肠杆菌埃希菌 O15。

 4. 通过水井消毒、 环境消毒、 预防性服药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后, 疫情立即平息。

 诊断:

 肠产毒大肠杆菌埃希菌 O15所致感染性腹泻。

 七、 控制措施:

 全面落实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 加强现症病人治疗管理, 现症病人隔离治疗, 加强监护。

 2、 对发病者给予氟哌酸、 四环素等抗炎治疗, 同时予以支持对症疗法。

 3、 密切接触者服用氟哌酸, 一天 3 次, 连服 3 天。

 4、

 对井水进行消毒, 并每天监测一次, 保证余氯在 0. 3 毫克/升以上, 连续 7 天。

 5、 村民家庭周围环境、 污水沟、 排污沟彻底消毒。

 6、 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散发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500 份, 教育村民提高卫生防护意识, 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 饭前便后应洗手。

 7、 加强疫情监测, 要求防疫专干密切注意疫情动态, 实行疫情 24 小时报告制度。

 八、 教训:

 仙人湾清水塘村的这次感染性腹泻的暴发, 在上级领导及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疾控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得到有效控制并很快平息下来。

 但是通过这一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1、 村医生不作为, 没有及时上报疫情。

 本次腹泻病例暴发, 从 9 月 15 日 首次出现病人, 16 日以后病例逐渐增多, 但该村两名村医生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直到患者 23 日到乡 卫生院就诊, 防疫专干才了解疫情, 而此时病例已发展到近百人, 造成疫情扩散, 给以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也给当地群众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

 2、

  农村健康教育宣传依然任重而道远。

 造成这次暴发的根本原因, 是当地村民直接饮用被污染的井水而致, 而这一不良卫生习惯不仅在清水塘村存在, 在我县其它地区同样存在。

 如果不改变这一习惯,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 在清水塘村会再一次出现类似事件, 在其它地区同样会出现第二个, 甚至第三个“清水塘事件” 。

 因此, 加强农村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九、 建议: 1、 改善饮水环境。

 清水塘村整个地势呈“V” 字型, 村民住在坡上, 而三口水井都处在坡底, 没有任何卫生防护设施, 一遇暴雨天气, 井水极有可能受到污染而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因此, 强烈建议当地政府对水源重新选址, 抬高位置, 避免污染, 给村民提供一个安全、 清洁的水源。

 2、 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及执法督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 30 条, 明确规定,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一旦发生疫情, 甲类传染病应在 2 小时内, 乙类及丙类应在 24 小时内上报疫情。

 而这次清水塘出现疫情暴发再次说明了 村级医务人员疫情报告意识相当薄弱, 根本没有承担起“责任报告人” 的职能。

 因此, 建议上级领导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 对于在传染病防治中没有履行相应责任的医务人员, 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

  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宣传。

 以此次清水塘感染性腹泻暴发为契机, 结合 10 月份湖南省农村健康教育宣传月 活动, 在我县农村开展一次较大规模、 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 教育群众提高卫生防护意识, 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辰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六年十月 二日

  衡东县三樟完小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所致腹泻的终结报告

 2006 年 9 月 27 日 19 时 50 分, 衡东县三樟教育办电话报告, 三樟完小有 20 余人出现发烧、 呕吐、 头痛。

 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分别派出机动队前往现场调查。经实验室检查, 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 为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所致腹泻的暴发疫情。

 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三樟完小位于三樟乡 政府所在地, 距离县城约 50 公里, 该校有 9 个教学班, 共有学生 431 名, 其中寄宿生 156 人, 教师 21 名, 工友 3 名。

 自 9 月 27 日发现首例病例后, 共发现有病例 54 例, 其中男性 35 例, 女性 19 例, 罹患率为 11.84%, 自 9 月 28日 20 时后无病例发生。

 突发事件发生后, 立即采取了 以强化饮用水消毒为主的应急措施, 同时将所有病人全部送往县人民医院、 县中医院, 采取以头孢噻肟钠主的抗菌治疗, 10 月 3 日所有病人痊愈出院。

 目前该疫情已经得到完全的控制, 学校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教学。

 无危重病人, 无死亡病例。

 二、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 病例“三间” 分布 1. 1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张桂花, 女, 13 岁, 三樟大源 12 组人, 现就读于三樟完小 61 班, 寄宿于学校, 9 月 27 日 6 时 30 分发病, 查体温 39.5℃、 头痛、 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腹泻 3 次, 为水样便, 上午在卫生院给予氨苄、 利巴韦林治疗, 体温下降, 病情好转, 晚上 11 时病情反复, 送往县人民医院治疗。

 该校周围无类似病例报告, 下午 16 时陆续出现病例。

 表 1

 三樟完小感染性腹泻病例时间分布 时间 9 月 27日 6:30 9时 10时 13时 14时 15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 24时 发 病 人数 1 1 1 1 3 3 3 1 3 5 2 1 1 时间 9 月 28日 3 时 5时 6 时 7 时 8 时 9 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9时 20时 合计 发 病 人数 2 1 1 3 8 3 3 1 3 1 1 1 54 1. 2 职业、 年龄分布:

 54 例病例均为学生, 无教职员工发病, 病例年龄分布见表2。

 表 2

 三樟完小感染性腹泻病例年龄分布 年龄 8 岁 9 岁 10 岁 11 岁 12 岁 合计

 男 4 6 3 10 12 35 女 0 0 6 7 6 19 合计 4 6 9 17 18 54 1. 3 班级分布 表 3

 三樟完小感染性腹泻病例班级分布 班级 2 年级 3 年级 60K 61K 62K

 63K 64K 65K 合计 人数

 64 46 45 35 34 42 44

 住院观察例 1 5 11 12 2 10 6 7 54 2、 病例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以腹泻、 发烧、 呕吐为主。

 腹泻以水样便为主, 发烧为中度。

 3、 卫生学调查 3. 1 该校有 2 口水井, 相隔 10 余米, 均位于学校内的下方, 为学校地势的最低点, 离农村一猪场不足 20 米, 其中一口水井为 2005 年新建, 靠近食堂的水井, 井址就是该校以前的养猪场, 9 月 10 日更换了抽水泵, 该水井供应学生和食堂的饮用水,另外的一口基本供应教职员工。

 今年来 2 口水井均未进行消毒, 9 月 22 日两个水塔进行清洗但未消毒。

 该校无开水供应, 学生饮用生水比较普遍, 所有的 54 例病例病前均饮用过生水。

 3. 2 饮食情况 表 4

 三樟完小师生 72 小时内进食情况 日期 早餐(7:30~8:00)

 中餐(12:00~12:30) 晚餐(17:30~18:00)

 人数 食谱 人数 食谱 人数 食谱 9 月 25 日 工友、 教师回忆不清 9 月 26 日 176 黄瓜炒肉、 南粉 萝卜 192 香干子炒肉、 包菜 冬瓜、 紫菜汤 176 萝卜、 香干子炒肉 南粉、 藕 9 月 27 日 176 紫菜汤、 黄瓜炒肉 冬瓜 192 萝卜、 压辣椒 香干子炒肉、 包菜 176 南瓜、 藕、 南粉 酸豆角炒肉 其中 20 名老师每餐另加一个菜 3. 3 食品原料黄瓜、 冬瓜、 香干、 包菜等, 于 9 月 25 日 从衡山县城进购, 酸豆角、紫菜于 9 月 11 日从长沙菜市场进购, 肉类每天进购一次, 所用调料与前一致。

 所有食品存放于食堂及仓库, 无防蝇、 防尘、 防蚊设施。

 3. 4 该校食堂未申办卫生许可证, 食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

 学校商店承包,所有食品均被卫生监督所封存。

 三、 实验室检查 现场采集食品样 6 个, 检测无异常; 呕吐物 3 份, 血样 9 份, 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肥达氏反应 5 份, 正常; 水样 2 份, 靠近教学楼的水井细菌总数 48cfu/ml, 大肠菌群 22MPN/100ml, 靠近食堂的水井, 细菌总数 1. 8×103cfu/ml、大肠菌群 1600MPN/100ml, 沙门氏、 志贺氏菌未检出; 粪便样 21 份, 其中 20 份未测出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病人罗珍粪便中检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 O126 血清群)

 。

 48 人血常规中有 22 人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升高, 有 8 人粪便中找到红细胞、 白细胞。

 四、 控制措施 1、 ...

篇二: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市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 能力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政协 XX 市委员会 XX 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由分管副主席 XX 带队,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卫健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调研组,于5 月下旬先后深入市、县(区)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实地了解、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X个,总床位数X张(传染病区床位 X 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 人。其中公立综合医院 X 个、中医医院 X 个、专科医院 X 个,企业及民营医院 X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X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X 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1 家。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成了国家流感麻疹网络检测、艾滋病确证、地方病检测、职业卫生检测、饮用水和食品检测等 X 个专业实验室。现有事业编制 X

 人,实有医学、公共卫生、检验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 人,其中:高级职称 X 人、中级 X 人,硕士研究生 X 人。

 XX 年,全市共报告 X 种法定传染病 X 例。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零,婴儿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X‰、X‰,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市委、市政府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健康 XX”行动,强化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了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执法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达标,配备村医 X 名,各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规范,县区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评审,基本医疗保障短板全部“清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争取抗疫特别国债项目X 个、资金 X 亿元,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建成标准化预检分诊

 点 X 个,发热门诊 X 个;实施 XX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新建负压病房 9 间,填补市域内无负压病房的空白;实施 XX 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微生物实验室 XX ㎡,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全面提升;确定传染病集中定点救治医院 6 家、后备医院 5 家,隔离病区全部完成“三区两通道”及供氧、通风、污水污物处理升级改造,储备隔离病床 306 张、可转换床位 X张。建成 PCR 实验室 15 家。全市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救治体系短板迅速补齐。

 二康 是推进实施健康 XX 行动,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贯彻落实《健康 XX 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实施 18 项健康 XX 行动。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实施无偿献血促进行动。加强鼠疫、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将慢阻肺纳入慢性病管理。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食品安全风险、病媒生物、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核病防控工作年度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 90%以上。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全部达标。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监督覆盖率达到 X%,年度考评居于全省前列。深入开展爱国卫

 生运动,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我市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三是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研判疫情形势,科学应对、精准施策,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完善市、县(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了“一办八组六督”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密接追踪、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督导检查等工作,中医药全程参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新冠疫情初期我市报告的 4 名确诊病例零重症、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人物并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组建应急队伍,持续开展院感防控、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实物、生产、流通三类综合储备量基本能够满足“30 天满负荷运转”的要求。坚持平急结合、常备不懈,制定《XX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与报告规范》,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分级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响应率 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链条响应机制不断完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体系机制、经费保障、服务能力、医防结合等四个方面。

 (一)体系机制有短板。

 一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市、县均未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预案不能适应新形势,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和决策协同机制不健全。

 二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仍不规范,传染病区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重症救治设备、负压救护车、隔离防护设备仍不能满足传染病救治需求。

 三是市、县(区)疾控中心实验用房难以满足基本工作需要,主要仪器设备数和实验室检验项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川区、会宁县疾控中心基础设施落后。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滞后,业务用房、执法设备、执法力量不能满足国家规定和实际工作需求,部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事业身份与国家行政执法要求不一致。

 五是卫生应急处置意识不强。防疫物资储备不足,储备库建设和储备物资管理滞后。

 六是部分乡镇卫生院急诊转运能力不足。个体诊所、村卫生室首诊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疫情防控“哨点”有漏洞。

 (二)经费保障不到位。各级疾控中心虽然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大多数都是“差额保障”运行。财政将疾控中心业务经费与公用经费按比例一并削减,没有预算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未落实人均 1 元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导致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等工作无经费保障,不能正常运转。大部分县区疾控中心在职职工防疫津贴至今未能纳入财政预算。公立医院长期负债运行,医保基金结算不及时,XX年度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市级医院财政补贴均未拨付,导致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工作投入不足。

 (三)服务能力有差距。

 一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差、底子薄,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二是县区疾控中心既缺乏政府经费保障,又不能提供社会服务,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不能高效运转,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弱化和萎缩。

 三是公共卫生机构普遍存在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的问题,市、县区疾控中心核定编制数与实有人员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且与承担的繁重任务存在较大差距。公共卫生人才没有编制不能招聘,有了编制招聘不来,招聘来了也不稳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薪资待遇低,疾控中心是“死工资”,防疫津贴至今未落实;医院传染病区是“低工资”甚至是“负工资”。严重影响和制约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县(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日常检测人员仅有 2-3 人,年龄普遍偏大。人员知识

 结构层次总体较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学科带头人梯队断档,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是身兼数职的非专业性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疾控机构中无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 18 %,非专业人员占比较大。“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同时存在。

 (四)医防结合不紧密。重医轻防问题较为突出。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疾控“防”、医院“治”、社区“管”三位一体疾病防控模式尚未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其他各行业还没形成防治合力,很多工作还处在疾控机构单打独斗的状况,重医轻防和防治分离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市、县、乡、村(社)四级信息化防控网络虽具雏形,但医疗机构、公卫机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建设标准规格不一,信息标准化程度低,基层重复性工作量大、人为错误较多。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诊疗信息和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融通困难,疫情监测预警信息传递不顺畅、不及时,收集整理费时费工,医防信息亟待共享融通。

 四、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放在保护人民健

 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高度,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加以解决。

 (一)强化政府责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益事业,加大预防方面的投入,可以从源头减少疾病发生,显著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减轻群众疾病负担。一要统筹做好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各级政府应围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统筹做好专项规划,在体制机制创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传染病防控能力大提高。

 二要加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把重大疫情应对、免疫规划、能力建设等公共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市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县区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

 三要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公立医院建设中优先规划发热门诊,市级重点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会宁县人民医院)进行改造,积极协调土地征用, 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每个县重点改善 1 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传染病防控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执法设备配备。

 四要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将公共卫生人才纳入

 急需紧缺人才招聘范围,落实各级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保障疾控人员防疫津贴足额按时发放。

 。

 (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职业病、慢性病、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食源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综合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的疾控体系。

 一要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机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教学工作,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适当放开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探索一类事业单位保障、参照二类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建议整合全市精神卫生资源, 在市区新建“XX 市精神卫生中心” 。二要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三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随机抽查力度,运用信息化和在线监控手段,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三)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健康 XX 行动。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健康 XX”,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市、县、乡、村一体化防控网络。施 一要全面实施 18康 项健康 XX 行动。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预防,促进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健康绩效。

 二要持续推进健康科普宣传行动。面向社会、家庭和个人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体系和健康素养、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引导居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组织参与全民健身,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要加大慢性病防治力度。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实做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社区主动筛查力度,提升基层慢性病规范管理能力,积极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四)坚持平急结合,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

 一要建立重大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依托市疾控中心建设全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和优化平急结合、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

 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二要建立重大疫情平急救治转换机制。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制定普通医疗机构、大型公共建筑转化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预案,真正起到“平急结合”作用。

 三要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成立市急救中心,建成与全市社会经...

篇三: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桃市 2011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调研报告

 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科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工作,深入总结推广省级试点单位——仙桃市通海口镇卫生院项目 工作经验,有力地加快和促进全市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 工作规范化运行, 5 月 5 日 , 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一行三人组成专题调研组赴通海口镇卫生院进行了工作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通海口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主要被调查人员为分管领导与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 负责人。

 二、 调研内容 调研范围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 共四个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 。

 调研提纲及主要内容为:

 1、 项目 工作实施的综合组织管理情况;

 2、 项目 参与人员的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3、 项目 间协作运行管理情况;

 4、 项目 实施的规范化管理情况;

 5、 项目 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情况。

 三、 调研方法 通过询问被调查人员、 现场查看项目 管理资料、 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09 版)》( 鄂卫函[2009]671 号转发)、 湖北省卫生厅、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考核办法( 试行)〉 的通知》( 鄂卫发[2010]32 号)

 和湖北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 管理工作的通知》( 鄂卫函[201 0]579 号)

 要求和我市相关项目 实施方案( 201 0 年 3 月 22 日 培训试行版)

 进行验证与反证、 与被调查人员进行交流探讨等方法, 深入总结通海口镇卫生院项目 管理工作模式、 资料管理、 经费使用等成功经验, 对市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不足之处进行反复斟酌, 并为该方案的修订作前期准备。

 四、 调研结果 ( 一)

 综合组织管理情况

  1、 办公场所:

 该院建立了 独立的公共卫生部( 总面积 340 平方米, 分上下两层, 共 8 房 2 厅), 按要求落实了“五室一门诊”的专业科室设置, 即健康教育室( 另设有服务大厅)、 免疫预防管理室、 传染病管理室( 卫生应急室)、 慢性病防制室( 健康咨询室)、 妇幼保健室及预防接种门诊。

 另外, 该部还设置了主任办公室、 信息资料室、 仓库保管室等辅助科室。

 2、 人员配置:

 该院公卫部编制 8 人( 含分管领导兼任公卫部主任), 占本地人口数的 1.4/万, 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6 人( 中级 3 人、 初级 3 人), 财会专业 2 人( 中级 2 人 )

 。

 3、 日 常管理:

 该院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 院长任组长, 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 各项目 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 2 个工作组, 由公 卫部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负责综合协调管理并承担具体日 常事务性工作。

 2 个工作组分别为:

 日 常业务管理组, 以公卫部人员为主, 负责日 常项目 服务业务组织管理; 体检与义诊工作组, 以临床医务人员为主, 负责按项目 计划分工开展定期下乡体检及义诊活动。

 另外, 该院制定了公卫部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已上墙),实行了内部岗位绩效工资考核; 制作了项目 相关工作制度、 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展示牌( 已上墙); 制定了项目 实施工作计划、 方案, 并定期组织了 培训、 督导( 实行片区化督导管理)、 考核, 并对村级项目 参与人员实行了经费补助。

 ( 二)

 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该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经费除镇级开展项目 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服务开支外, 对镇村两级参与服务的人员均进行了经费补助, 村级补助项目 分别为:

 健康档案建档:

 每人 2 元;

 传染病报告:

 每例 5 元;

 结核病管理:

 每例 20 元;

 老年人管理:

 每人每年 2 元;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

 每人每次 2 元( 即每人每年 8 元);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每人每年 15 元;

 健康主题宣传咨询:

 每村 2 次每次 100 元;

 健康知识讲座:

 每村 4 次每次 1 00 元。

 另外, 镇级人员健康档案录入:

 每户 1 .5 元; 医护人员参与下乡:

 每人每天20 元( 另安排中餐)。

 该镇 2010 年对村级补助经费约 9 万, 201 1 年预算安排村级补助经费 108090 元。

 ( 三)

 项目 间协作运行管理情况 就慢性病管理四个相关项目 如何相互配合、 协作运行进行调研发现, 该院从项目 的综合组织管理到具体实施服务方面均形成了 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

 分别

  为:

 1、 组织管理方面:

 一把手院长牵头, 负责门诊部与公卫部( 两部)

 协作及镇村两级协调; 分管院长兼任公卫部主任, 综合协调各项目 运转。

 各服务项目 指定项目 负责人, 负责拟定单项工作计划, 公卫部主任负责各项目 的统筹安排, 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 实施服务方面:

 ( 1)

 通过 4 种综合服务途径发现服务对象:

 一是组织村级统一发现并登记各类服务对象。

 公卫部组织村级卫生室统一开展全镇范围内项目 服务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村民基本信息登记、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信息登记、 高血压及糖尿病筛查( 现场测量及询问既往史)

 登记、重性精神病患者线索调查与排查登记,以此综合发现并登记各个慢性病相关项目服务人群。

 二是通过健康档案建档体检补充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卫生院组织以临床医护人员为主的体检工作组进村入户, 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 通过进一步询问既往史、 测量血压、 血糖等, 补充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三是通过优先建档及义诊活动进一步补充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卫生院组织体检组对各村登记的老年人、 高血压、 糖尿病与重性精神病进行优先建档和体检,并结合村民健康教育开展义诊活动,指导慢性病高危人群前来就诊以便进一步发现相关服务对象。

 四是通过门诊 35 岁以上常住居民首诊测血压日 常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镇村两级建立门诊 35 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 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指导进行血糖检测, 以便在日 常诊疗活动中进一步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 2)

 通过镇村两级协作完成服务内容:

 一是镇级组织专班、 村级配合完成每年一次的体检( 含 1 次随访及健康检查指导), 体检时统一组织各项目 服务对象同期进行, 对行动不便的对象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实行上门服务。

 二是村级负责每年另外 3 次的随访服务, 镇级负责分片包干督促落实。

 ( 四)

 项目 实施规范化管理情况 镇卫生院统一印制调查登记表, 组织村级开展了 慢性病相关项目 服务对象( 老年人、 高血压、 糖尿病、 重性精神病)

 基本信息调查, 以村为单位进行了登记, 并建立了服务对象资料台账, 镇村各一套。

 台账基本信息为:

 卡:

 村基本情况信息卡( 村人口 数、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村民小组数、 总户数、 健康档人数、 孕产妇数、 0-6 岁儿童数、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 高血压患者数、 糖尿病患者数、 重性精神病患者数、 村领导姓名与联系电话、 村医姓名与

  联系电话);

 册:

 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登记册( 共 4 种, 全市标准格式, 分为老年人、 高血压、 糖尿病、 重性精神病, 下同)、 健康管理信息登记册( 共 4 种 )

 ;

 表:

 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统计表( 4 种)、 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表、 健康管理信息统计表( 共 4 种 )

 、 体检表( 仅镇级保存 1 份)、 随访表、 上门服务工作记录表、 应急处理工作记录表、 专项宣传教育记录表等。

 各项目 具体管理情况如下:

 1、 老年人健康管理:

 ( 1)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现与登记:

 镇级统一印发了 相关登记表, 召开乡村医生培训会, 组织村医统一开展相关信息调查并核实:

 一是村民基本信息( 含出生日 期), 二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信息( 可从村民出生日 期推算筛选), 三是开展入户调查核实老年人信息并排查其他服务对象 ( 高血压、 糖尿病、 重性精神病)。镇级安排专人对各村实行分片包干进行工作督导, 以保障工作质量与工作进度。村级登记一个老年人补助 2 元( 凭体检单签名为依据计算)。

 ( 2)

 建档、 体检及健康指导:

 对全镇 65 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优先建档服务( 2011 年计划开展), 并落实其年度体检( 仅作一般体格检查, 空腹血糖部分作了初筛, 血常规部分现场抽血带回实验室作了 检测)

 及健康指导服务, 此工作由镇级组织体检工作组入村按组设点集中完成, 村级负责配合。

 村级配合建档一个老年人补助 2 元。

 2、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1)

 患者的发现与登记:

 通过上述项目 协作运行管理中的 4 种途径发现并登记辖区内的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 目 前主要是通过镇级统一印发相关登记表、召开乡村医生培训会、 组织村医统一开展了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信息调查并核实( 询问既往史)

 来发现和登记相关服务对象。

 ( 2)

 建档、 体检与随访:

 对全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优先建档服务( 201 1 年计划开展, 档案单独存放), 并落实其每年 1 次体检( 仅作一般体格检查, 空腹血糖部分作了初筛, 心电图检查暂未开展)

 及 4 次随访( 其中 1 次随访与体检相结合)。

 每年 1 次体检( 含 1 次随访)

 工作由镇级组织体检工作组入村按组设点完成, 村级负责配合; 另外 3 次随访由村级独立完成, 镇级负责分片包干督促落实。

 村级配合建档一人补助 2 元, 每次随访一人补助 2 元。

 镇级根据随访上报单上的对象签名及电话进行电话抽样复核或上门复核,并按复核结果核发补助经费, 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公共卫生人员津贴和乡医资格, 以此保证项目服务工作质量。

 3、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 1)

 患者的发现和登记:

 镇级根据市级流转下发的辖区重性精神病人信息表, 组织村级开展线索调查和患者排查, 以完整地发现辖区内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并作好登记。

 ( 2)

 建档、 体检与随访:

 对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优先建档服务( 2011年计划开展, 档案单独存放), 并落实其每年 1 次体检( 仅作一般体格检查, 空腹血糖部分作了初筛, 心电图检查暂未开展)

 及 4 次随访( 其中 1 次随访与体检相结合)。

 每年 1 次体检( 含 1 次随访)

 工作由镇级组织体检工作组上门完成,村级负责配合; 另外 3 次随访由村级独立完成, 镇级负责分片包干督促落实。

 村级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每人每年补助 1 5 元, 镇级根据随访上报单上的对象或家属签名及电话进行电话抽样复核或上门复核, 并按复核结果核发补助经费, 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公共卫生人员津贴和乡医资格, 以此保证项目 服务工作质量。

 ( 五)

 项目 工作常态化管理情况 镇卫生院在公卫部慢性病防制室设立了健康咨询门诊,并增加了 1 名内科医生, 负责集镇社区慢性病患者日 常就诊接待, 并定期组织其进行随访与体检, 同时接待各村居民上访应诊。

 慢性病项目 负责人牵头该项目 实施, 负责具体的日 常事务, 主要为按计划分阶段分片区依次组织全镇年度体检, 并对 村级随访工作进行督导; 负责每月 收集体检表并录入电脑、 收集随访表录入电脑并抽样复核、 收集健康管理统计表汇总后每月 5 日 前向市级填报全镇项目 信息月 报表。

 各村卫生室为项目 服务网底, 每年按计划分月 分组开展相关对象随访、 上门服务与日 常应急情况处置; 负责配合镇级开展年度体检并完善体检表, 按月 上报随访表与健康管理信息统计表( 均为一式两份, 一份留存备查, 一份报镇级录入电脑和信息汇总上报)。

 五、 调研结论 通海口镇卫生院是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的重点试点单位,该镇项目 工作集聚了 省市镇三级数十位专家的心血与智慧,实属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榜样。

 通过对该镇慢性病管理相关服务项目 历时一天的初步调查研究, 其老年人健康管理、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慢性病相关项目 服务基本符合上级要求, 且管理有方、 资料齐全、 颇有创新, 应尽快加以进一步总结并全市推广。

 五、 打算与建议 1、 组织基层专家座谈进一步论证。

 拟定于 5 月 10 日 组织通海口 镇卫生院李又斌、 楼河镇卫生院万书桂与陈院长、 三伏潭卫生院何伟、 西流河镇卫生院张黎明、 毛咀镇卫生院易登文、 沙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郭爱平等基层公共卫生专家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座谈,进一步论证和总结通海口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 运作模式, 商讨和确定全市标准化、 规范化、 效率化的慢性病相关项目 服务方式、 方法, 并对市级 3 月 份制定的相关实施方案初稿进行修订, 以便正式定稿发文, 指导全市参照执行。

 2、 及时修订项目 工作实施方案。

 拟定于 5 月 12 日 前, 结合前期全市项目工作督导检查、 通海口镇专题调研、 基层专家座谈的结果, 对市级制定的老年人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共4 个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 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形成满足上级要求、 内容齐全、基层可操作性强的全市标准化工作模版。

 3、 及时组织全市项目 工作专题培训。

 拟定于 5 月 20 日 前, 组织全市各镇( 办)

 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卫部主任( 原则上为分管领导)

 和慢性病项目 负责人到市疾控中心参加慢性病相关项目 专题培训,组织项目 工作开展较好单位作经验交流, 并深入学习 修订后实施方案, 以指导全市统一项目 运行模式,规范档案资料, 进一步加快和促进项目 工作进度。

 4、 项目 工作建议:

 根据通海口镇卫生院公卫部主任李又斌同志提议, 为确保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 工作切实落实到位, 建议市级:

 一是进一步督促各地加快公卫部规范化建设, 二是及时为镇级公卫部统一配备公卫服务专车( 武汉各区的社区已配备, 每辆约 6 万), 三 是 为镇村两级统一配备糖尿病、 高血压服务包 ( 好医生商标)和身高体重秤, 四是及时落实市镇两级公共卫生单位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全额保障。

 二○一一年五月 八日

篇四: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0 年 07 月 29 日

 公共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监督议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第六十三次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具体步骤和工作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余红艺主任就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立法、监督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深化监督工作“十步法”,深入组织开展系列调研:一是“学”,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专题法制讲座,邀请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

  畅作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辅导报告。二是“听”,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市卫健、编办、发改、财政、医保、教育等 11 个部门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三是“谈”,召开由区县(市)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负责人、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参加的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四是“察”,常委会组建三个视察组,胡军、戎雪海、王建社副主任带领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分赴海曙、镇海和江北等地开展实地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五是“征”,6月 18 日至 22 日,我委与甬派合作,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内容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参与投票的“派粉”达 141070 名,社会反响热烈。六是“商”,梳理调研收集的情况及外地做法经验,与市卫健、编办、财政、教育等部门进行专门对接,共商工作举措。七是“协”,委托 10 个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协作调研并收集调研报告,指导市人大代表卫生专业小组开展专题调研,还与公共卫生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安排、循序推进,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面、提质、增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

  到不断推进。我委与甬派联合网上问卷调查显示,有 87.3%的参与投票者认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较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级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统一调度指挥下,全面筑牢疫情防线,依法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阶段性打赢了防控阻击战,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经受了一次重大检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印发《健康宁波 2030 行动纲要》。纵深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医疗纠纷“宁波解法”,落实《宁波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宁波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街道)考核评估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构建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去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 81.66 岁、孕产妇死亡率接近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17‰等反映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全国领先;全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98.12/10 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是全面推进改革,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市政府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搭建覆盖全市、层级分明、运转有序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统筹联动不断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疾病预防、院前急救、血液保障、

  精神卫生等专业机构的组建和职能发挥,构建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4530 家,实有病床 43373 张,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制。2018 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代表浙江省接受国家考核,荣获总成绩第一名。

 三是持续加大投入,基础支撑更加有力。2003 年非典以来,我市财政卫生支出由 7.55 亿元增加到 114.27 亿元,年均增长 18.51%,快于同期 GDP 和财政支出的增速。2010 年至 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 52 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 25 元提高至 74 元。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市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43 万人,户籍人口参保率 99.46%。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硬件设施改善力度持续加大。市第一医院迁建、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改扩建、市第九医院二期、杭州湾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开设全国首家城市云医院,建设慢性病大数据研究等基地,建立精神卫生、区域医疗平台等 9 个信息系统,批量归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 2.8 亿条信息数据。

 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抗疫工作取得成效。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动员指挥,并向社会及时准确公开发布疫情。在不

  同阶段因势施策,实行封闭式管控,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加强发热门诊的全周期管理,加大排摸力度,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优化疗诊方案,实施中西医结合、远程会诊和联手施治,本地确诊病例治愈率达到 100%。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与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应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完善。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健部门和疾控机构难以统筹全市力量。相关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联判联动能力有待提升。部门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处置事件的方式手段还不多样。二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监测“前哨”分布不够广泛,对不明原因新型传染病还是较难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物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应急医护物资储备机构和储备库,本地产业配套不全,没有形成产业链。应急救援物资集中管理、统一

  调拨、统一配送有待加强。财政预算安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经费有待适度增加。

 (二)硬件设施相对薄弱。一是疾控设施薄弱。市、县两级现有疾控机构基础设施陈旧,设备配置滞后,各类管线老化,实验室总体面积较少,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二是救治设施薄弱。市本级无独立设置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全市仅 25 家医院开展感染科(传染科)诊疗服务,床位共 462 张,最少的区县(市)只有 10 张,无法满足较大规模集中收治需要。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负压重症监护病房等医疗救治设施严重短缺。三是基础用房薄弱。多数发热门诊整体面积不充足,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和出入通道设置不规范,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全市急救站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仅 40%的站点符合建设标准。四是信息设施薄弱。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多数设备临近报废期限、亟需更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不畅,共享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基层基础不够扎实。一是医防协同合力不够。县域医共体、乡镇(街道)的公共卫生责任尚未全面落实,医共体与所属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医防协同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医保对分级诊疗制度差异化支付政策的杠杆作用还不充分,鼓励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防病治病、提供适宜技术服务、住院康复的激励机制有待于深化。二是基层

  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专业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匹配。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困难,公共卫生网底薄弱,截至去年底,全市亏损的有 101 家,亏损面66.9%,总亏损 2.94 亿元。三是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大健康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大健康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公共卫生的法治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不够。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日常普及和宣传教育不充分。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不够强,全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 1%,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预防习惯有待养成。

 (四)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编制缺口较大。由于受总量控制等原因,公共卫生人员配备不足。“十三五”期间我市千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约为 0.69 人,难以达到省市规划的 0.83 人的预定目标。全市疾控机构共有编制 615 个,每万常住人口配比为 0.65,远低于全国 1.46 的平均数。市疾控中心编制数 140 个,列 15 个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一,配比率省内低于舟山、衢州、杭州、湖州和丽水。市卫生监督所仅有54个编制,列5个计划单列市倒数第一。二是专业人员不足。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总数偏低,感染科、儿科、精神科、全科医生等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院前急救机构、市中心血站、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人员等编制及配备也比较紧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因绩效工资核定基数较低、职称晋级难等原因,人员流失严重。三是

  培养培训不够。本地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培训途径缺乏,高学历、高职称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在甬高校仅有宁波大学开设了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预防医学专业,且仅三分之一毕业生留甬就业,不能满足本地公共卫生服务岗位需求。

 四、对策建议 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也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目前,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消退,我市又经常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

 (一)加强公共卫生协同机制建设。一要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健全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建立常态化的工作会商、研判和决策机制。二要落实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压实市、县、乡等三级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公共卫生考核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健康服务等有机融合。

  三要加大基础保障力度。适度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拓宽卫生基本建设渠道,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力度,健全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强化医保资金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杠杆作用,深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进一步明确疾控机构定位和职能,探索建立疾控与医疗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加强高端装备配置和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检验检测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化建设。二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联防联控等四大体系建设,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三要加强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医院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疾病救治机制。加强与上海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和研究院所的跨区域合作,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三)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全市统筹,科学谋划《宁波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建设计划,逐步缓解供需矛盾,优化我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二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市第一医院迁建、中科大宁波华美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启用。三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做好数据归集和对接,发挥“大数据+基层网格”精密

  智控作用。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建立部门和区县市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实施大数据分析,实现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四)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科学核定公共卫生相关机构人员编制,缓解机构编制的结构性矛盾,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基层防保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等要求,2020 年年底前,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万分之 1.2—1.4 以及省、市、县三级比例,足额配备疾控中心编制。二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在甬高校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相关学科,造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公共卫生知识、又善应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励...

篇五: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于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

 关于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

  今年年初,市政协八届二次主席会议确定了“关于加快株洲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课题,明确由张国浩副主席、余群明副主席牵头负责,文教卫体委员会具体承办,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株洲城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其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调研组先后深入市直 8 家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机构、城区 2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召开了 15 次座谈会,听取了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编办的专题情况介绍,发放调查问卷 1000 份,回收723 份。同时,调研组还赴湘潭、郴州等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经反复分析研讨,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特别是 2003 年“非典”事件以后,加快了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精神病防治、传染病诊疗、血液供应、卫生应急等 8 大服务网络,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目前,市本级设置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执法处、职防中心、中心血站、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 6 个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明确市三医

 院承担市级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和管理、市二医院承担市级传染病定点治疗,市健康教育所加挂在市疾控中心,城区公立医院承担医疗过程中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城市四区设置了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未独立设置卫生应急指挥机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其职能由区卫生局直接承担。同时,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乡一院”的设置标准,城区设置了 2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乡镇卫生院、141 个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和 124 个村卫生室。

 (二)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1.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提质有力。2003 年“非典”以来,利用国债资金等中央项目,先后完成了市疾控中心监测大楼、市二医院传染病区、市三医院急性精神病诊疗大楼建设,总投资达 5672 万元。2011 年,市委、市政府按照医改“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总要求,组织各区政府对 2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扩建,总投入达 1.07 亿元,改过去的多种成分主办为全部划归区政府主办和管理,明确要求像抓义务教育一样办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目前,城市 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硬件居全省领先水平,其中有17 家已投入使用。同时,市、区两级财政投入 564 万元,在社区居委会设置了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深受居民欢迎,得到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据问卷调查,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总体评价满意度为 85.2%,有 80.8%的市民认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方便,有 76%的市民接受过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0 次直接而主动的公卫服务。

 2.服务机构保障幅度递增明显。市疾控中心、市职防中心、市卫生监督执

 法处作为全额事业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纳入了财政全额预算保障,市妇幼保健院明确有了 50 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用于保健服务,市三医院、市二医院等其他医疗机构也通过逐年提高专项补助额度,较好地履行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2009-2012 年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共投入 13.06 亿(市本级投入达 2.02亿),其中疾病控制、职业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保障专项经费达 8496.84 万元,年均增长 26.89%。城市四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落实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待遇。市政府出台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为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编制部门按照湘编办[2008]5 号文件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分别按照 0.8‰和 1.2‰的人员编制标准落实了机构人员编制。

 3.服务任务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逐年提高,2009 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城区的补助标准已由 2009 年的 15 元/人提高到了 2012 年的 25 元/人, 2013 年将达到 30 元/人。2009-2012 年市财政为此累计投入 1892.58 万元。

 (三)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1.基本公卫项目基本到位。10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国家要求,2012 年,城区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 69.12%,儿童预防接种接种率超过 95%,0-6 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 84.2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 91.94%,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 78.21%,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 49.46%,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 55.82%,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 84.95%。

  2.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甲乙类传染病自 1999 年以来未出现暴发疫情;无霍乱本土病例、白喉病例和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成功消灭了天花,消除了脊髓灰质炎;2008 年在全省率先达到血吸虫病疫情传播控制标准;慢性病得到有效防控,2012 年,XX 区成为我省首批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今年 6 月,XX 区又通过了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检查验收。

 3.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升。落实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2012 年,孕产妇死亡率为 19.51/10 万,较 2002 年下降了 42.62%;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87‰,较 2002 年下降了 58.32%。实施孕前期孕早期叶酸补服等重大妇幼保健项目,落实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等优生优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2012 年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39.27/万)较 2008 年(65.80/万)下降了40.32%。

 4.职业病防治稳步发展。通过开展职业病现状调查,掌握了城区 500 余家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和近 3 万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群。通过推行用人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病防治成效明显,城区近几年已无新发尘肺病例报告。

 5.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加大。近五年来,卫生监督部门狠抓“五小”行业整治,确保了公共场所未发生一起重大健康危害事故,创造了卫生行业“五小”管理株洲模式。加大了医疗机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 2012年,共检查医疗机构 2274 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154 起,取缔无证行医机构 46家,城区 95%以上的医院通过了环保型医院验收,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达 100%,实现了不发生因医院感染导致病例死亡事件的目标。

  6.传染病救治初见成效。市二医院传染病区设立病床 100 张,重症监护病床 4 张,2008-2012 年共收治住院传染病患者 8791 人,其中结核病 4651 人,手足口病 3130 人,艾滋病 152 人,完成了甲型 h1n1 流感、输入性霍乱等急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任务。卫生部门对艾滋病、结核病的基本医疗实行新农合全免费报销,民政部门对艾滋病、麻风病等给予了大病救助保障。

 7.无偿献血保持全国先进。截至目前,城区共建成 6 座固定爱心献血屋,15 个流动采血点。无偿献血人员由 2006 年的 22476 人次增加到 2012 年的 31997人次,献血量由 7.77 吨增加到 10.57 吨,已连续 12 年临床用血 100%来自无偿献血,6 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8.卫生应急处置有力。成立了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 19支市级卫生应急专业机动队。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 22 部总体预案和技术方案,开展了应急培训和演练,储备了基本的应急物资。2008 年-2012 年,全市共处置 32 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色地完成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

 9.精神卫生工作顺势起步。市卫生部门以医改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为契机,初步建立了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明确市三医院、各区疾控中心为市、区两级技术指导与管理机构。至 2012 年底,已完成 10322 例重性精神疾病摸底、排查、登记,其中城区系统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 2570 例。市三医院 2012 年完成精神病人住院治疗 1361 人次,其中“三无”(无钱、无家属、无证件)精神病人162 人次。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规划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由各级政府负责筹资建设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一。但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中偏重于宏观调控医疗资源配置而相对忽略了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没有制定专项规划对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服务能力、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出具体目标和措施。因此,各级政府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对解决当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缺乏科学对策,没有建立公共卫生投入长效机制,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也未做到统筹利用,能力建设明显滞后。如在机构设置、能力建设、保障责任等方面随意性大,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等重大健康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投入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定位不准确,甚至因趋利而影响其公益性质。

 (二)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员总量不够。市、区两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执行的仍是 2002 年以前的编制标准,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如疾控中心新增慢性病防控、精神卫生、口腔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职能后,其人员编制并未相应增加,城市四区妇幼保健所现有编制总数仅 33 人,远低于卫生规定的每 1.5 万人设编 1 人的指导标准。市二医院、市三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没有核定一个公共事业编。城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数仍是按 2009 年城市户籍人口 62 万人来核定的,总数为 499 人,平均每个中心不到 25 人。人员结构不优。据调查统计,市、区疾控机构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人员构成比例仅为职工总人数的 44%,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人仅有全科医生 0.74 名、公卫医生 0.21 名、中医医生 0.71 人,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每万人

 应配备 3 名全科医生、1 名公卫医生、1 名中医医生的指导标准。

 财力保障相对不足。一是公共卫生建设投入增长较慢。自 2009 年新医改推进以来,我市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检测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经费总额年均增长率虽然达到 26.89%(主要用于人员及公用经费增长),但在公卫基本建设及专业项目开展等方面投入的增长幅度低于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投入增长幅度,导致医疗资源相对过剩,而公共卫生资本存量不足。二是基层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不足。市级妇幼保健、精神病防治、传染病区以及中心血站等机构没有纳入全额管理,基本靠医疗服务来维系公共支出;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在承担应急救援、传染病诊疗和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中的资金补偿没有完全落实。部分市区采取综合算帐方式,没有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办公等经费单独纳入年度财政全额预算,造成医疗机构普遍趋利以弥补经费不足。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利益驱动,诱导居民接种收费二类疫苗,影响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的接种。三是公共卫生投入不够均衡。由于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再加上区级财力不尽相同,财力好的城区投入高于财力差的城区,造成城市四区公卫投入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保障等方面的两极分化,甚至公共卫生机构同工不同酬。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疾控中心监测大楼由于缺乏专业设计,实验室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污水处理因地理位置所限而排放不畅、不达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不够,如水质检测项目仅能开展 40 余项,离国家规定的到 2015 年达到106 项检测标准相差甚远。市职防中心业务用房紧张且明显老化,设施设备陈旧。XX 区妇幼保健所仅有业务用房 243 平米,其中 143 平米还是租用的民居。市卫

 生监督执法处至今无独立办公场所。市二医院传染病区座落在医院新院门口并与普通门诊大楼比邻,选址不合理,病房建设标准较低,防护设施差,存在生物安全隐患,近年来,该院有 4 名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肺结核,2 名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同时,该院传染病区救治设备基本靠自筹资金解决,救治能力较低。市中心血站因用房紧张至今未设置核酸检测、输血研究等科室。

 部门联动尚不顺畅。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但目前我市联防联控机制并未真正建立,未能形成工作合力。如有的部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降低门槛,部分项目未经职业病危害评价,导致职业危害无法从源头得到治理,甚至引发职业危害事件。精神病病人管理存在部门职责不清,甚至相互推诿现象。

 (三)重大公卫问题依然突出

 疾病救治压力大。结核病依然位居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每年以 30%的速度递增,在政府仅能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和抗结核治疗的情况下,贫困患者难以承受诊疗负担。职业病和精神病患者群体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隐患。如 XX 县某村 90 余名外地务工返乡的民工中有 70 余人存在明显职业性健康损害,但因务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企业破产倒闭而无法找到责任主体,不能享受职业病患者的保障政策,而职业病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很多贫困患者无力治疗。“三无”精神病患者因制度不健全,既无民政部门救助,又无医保部门保障,成为社会也包括医疗机构的沉重负担。

 无偿献血保障难。由于无偿献血工作未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各级政府及部

 门在无偿献血组织动员上力度不够,加上医疗用血采取收费制而其运行成本不透明,老百姓对“无偿献血、有偿使用”制度不理解,特别是“郭美美事件”之后,民众对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的信任度直线下降,作为临床用血唯...

篇六: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1 2021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 1 2021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供借鉴 仅供参考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 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 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 个,其中:医院 8 个,乡镇卫生院 14 个,村卫生室 110 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妇幼保健院 1 所,其他 18 所。卫生机构床位数 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 806人,医师人数 412 人,注册护士数 394 人,全科医生数 28 人。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 4 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

 1.县疾控中心大楼 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 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

 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 (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构建

 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 14 所,总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工作用房 6-8 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

 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 600 ㎡,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 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

 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

 馆;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 5 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1 2021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 供借鉴 仅供参考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市委有关要求,为推动我镇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走前列,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努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务求实效走在前列上勇争先,以更实举措让群众满意、提升各项工作质量上走在前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在高质量发展、为民办实事、党建树品牌上取得明显实效,着力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地方,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

 二、学习内容 1.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大部署、工作要求,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讲话的时代意义、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树牢正确党史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成果、宝贵经验,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2.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奋进新时代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通过学习,深刻铭记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彰显的巨大力量;深刻认识土地革命时期特别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书写的辉煌篇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断增强全市党员干部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3.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通过学习,深刻认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刻认识是充满红色记忆、为中国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红土圣地;深刻认识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860 多名英烈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自觉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努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

 4.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深刻认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玉峡儿女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5.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一百年来,我们党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通过学习,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深刻认识我们党在井冈山开辟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深刻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6.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通过学习,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精气神,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7.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我们党一步一步走过来,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汲取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担当实干,奋力描绘好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

 8.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作示范、勇争先”“五个推进”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学习要求 贯彻党中央要求“党史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以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包括离退休党员)要坚持原则不变、标准不松、压茬跟进,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资源主动开展学习教育。要注重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

 1.学史明理。通过学习教育,树牢唯物史观,强化理论思维、历史思维,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2.学史增信。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3.学史崇德。通过学习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追求卓越、坚守气节的庐陵文化精髓,立政德、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学史力行。通过学习教育,加强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践履知行合一,注重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效,打造过硬作风,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时效性,努力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中增长才干、建立新功。

 四、进度安排 党史学习教育贯穿 2021 年全年。启动时镇党委召开动员会,结束时召开总结会。适时对学习教育成效进行评估。

 (一)从动员大会到“七一”庆祝大会。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本时间线索,分四个专题全面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

 1.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深刻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专题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深刻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3.专题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深刻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4.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篇目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从“七一”庆...

篇七: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xx 市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监督工作安排,9 月 5 日至 18 日,以常委会副主任 xx 为组长的调研组,在听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先后到 xx、xx、xx,着重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服务项目、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并与相关人员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基本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十二五”期间,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统筹推进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市现有三级医院 3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x 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x 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 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逐步加强。坚持以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地方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为载体,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各项措施,着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等得到有效控制,免疫规划成果得到巩固,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开展,xx 市人均期望寿命为 78.89 岁(全省 77.6岁、全国 76.34 岁)。

 2. 妇幼保健工作稳步开展。各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得到巩固,妇女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县级妇幼保健院全面落实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xx 年全市产妇死亡率为 15.15/10 万,新生儿

 死亡率为 4.59‰,均达到“两纲”目标值(“两纲”: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值:16/10 万、7‰)。

 3. 紧急救援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及时调整成立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出台 21 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将 xx 年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拨付 10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质保障能力。

 4. 卫生监督工作扎实开展。加大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传染病监督、放射与职业卫生等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xx 年全市医疗卫生案件共立案查处 49 件,罚款 20 多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11.67 万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 件,移送公安机关 1 件,通报工商部门 3 件,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实施

 1. 组织管理不断完善。一是 加强领导。及时成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项目实施相关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提出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

 二是加强督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情况已纳入基层医疗机构院长(主任)年薪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及院长年薪挂钩。市里在县级全面考核基础上,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技术指导组对年度项目工作进行复核、评估,并督促各地对复核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形式多样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政策、项目业务系统培训等,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是探索服务模式。逐步探索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如梅列区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助健康小屋全覆盖,提高居民的保健和自我意识健康管理水平;沙县推行家庭保健员服务模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田县坚持医防结合、全员参与,以下沉蹲点、分片包干、包乡指导、现场工作会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提升乡镇公共服务能力。

 3. 较好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 xx 年启动至今,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已从 15 元提高至 45 元。全市除糖尿病患者管理率 29%低于省定 30%以上之外,其他指标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适龄儿童全程接种率、传染病疫情报告率、高血压患者管理率等重点项目,均较好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进一步增强

 1. 加强建设和配置。“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 xx万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业务用房 10 万平方米,为 x 个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基本诊疗设备,16 个中心卫生院、x 个村卫生所配备了急救设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2. 落实财政投入。按全市常住人口 x 万,xx 年年人均40 元补助标准,全市共筹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 x 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补助 x 万元,市级配套 x 万元,县级配套 x 万元,xx 年实际支出 x 万元。xx 年年人均补助标准调整为 45 元,全市项目经费可达到 x 万元,至 xx 年 7 月已到位 x 万元。xx 年拨付 x 万元,落实我市定向委培本土化医学人才政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基础薄弱。一是人手少与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基层卫计人员相对紧缺,从事基本公共卫生的人员均为兼职,一方面要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参与保障基本医疗正常运转,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一些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只有 2-3 人,比如明溪县共 8 家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只有 26 人,有的因缺乏专技人员,一些常规项目的检查如心电图、B 超、X 光等都难以开展,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关项目缺漏。此外,村医队伍老龄化严重,整体素质不高,对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落实影响很大。

 二是设施设备不足或不达标的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普遍存在业务用房紧张、设施设备不足、不达标等问题。有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药房设备设施比较简陋,一些药械存储必要的通风、防潮、温控等基本设施也不达标。

 三是“重医轻防”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领导对公共卫生的公益属性认识不足,卫生发展理念与方式仍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上,“重医轻防”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常被忽视。

 (二)医疗卫生机构空编率与编外人员使用率高。目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 x 名,在编 x 人,空编 x 名,空编率达到 34.55%,而实际在岗人员达 x 人,其中编外人员 x 人,占 68.37%。大量使用编外人员,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三)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一是指导不够。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指导和协助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联系不够紧密,对基

 层的指导不够。

 二是不够规范。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还是结合日常诊疗活动,由接诊医护人员向就诊患者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正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差距较大。

 三是不够平衡。有的地方服务项目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好,导致服务项目资金无法拨付,结余较大,比如明溪县 xx 年尚结余项目资金 150万元。

 (四)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一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城乡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填写不够规范,更新也不及时。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管理服务工作还停留在材料信息登记和应付检查验收层面上,日常服务还没有完全跟上,服务均等化程度离目标值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慢性病随访形式多以电话为主,未能提供面对面的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体检及一年 4 次随访等工作未落实到位;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率低,孕产妇未能在基层卫生机构接收全程健康管理等。

 二是信息共建共享薄弱。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未与医疗机构、医保机构等联网使用,档案信息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我市的糖尿病患者管理率低于省定指标。

 三、几点建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 8 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我市还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因此,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更加扎实推进健康 xx 建设,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医改工作齐头并进,不断提高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一)夯实基层基础。一要转变发展理念 。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政府主导地位,切实提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重医轻防”现状,实现医防并重。

 二要加大定向培养力度。发挥 xx 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 xx 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的卫生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开设全科医生、公共卫生、精神、中医药等紧缺专业,每年定向培养一定数量急需的大专生,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每年安排一定名额,委托省市医学院校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尽快充实乡村医生队伍,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化专业人才。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县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等机构新建和改扩建,着力改善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加大现有一、二级医院对应帮扶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补齐人才短板。一要建立灵活机制 。建立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编制常态化、动态化管理机制,确保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编制到位、人员机构合理;制定更好的政策和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编外顶岗人员过多现状;出台更有针对性、灵活性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招不进、留不住”问题;赋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更加自主的招聘机制,适当放宽基层紧缺人才准入条件,解决公开招聘生源不足和招聘难的问题。

 二要调控聘用比例。适当提高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及工勤岗位的控制比例,让取得资格又符合岗位聘用条件的绝大部分人员都能聘到相应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要规范培训村医。切实采取继续教育、进修、带教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村级医生队伍的业务培训好、素质提升好,使之业务水平达标,工作能够规范开展。

 (三)健全工作机制。一要加大宣传 。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对全社会公共卫生知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率、知晓度,增强认可度,让群众自觉参与、主动配合,形成服务提供方与接受方互动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健

 康环境。

 二要加强督导。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切实履行对基层卫生机构相关业务的督促指导,落实相关责任,确保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项目任务落到实处,服务质量扎实可靠。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医医疗机构与基层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发挥其在宏观人群管理、疾病监测、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三要加强协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加强同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对接好、协作好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一落实。

 (四)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一要强化统筹管理 。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公共卫生专业规划,优化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要完善保障机制。围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市政府要逐年增加投入,合理确定服务项目的补助水平和补助方式,形成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好县(市、区)政府配套经费的落实,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扎实。三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基本医疗卫

 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智慧医疗”体系,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在不同机构之间、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在居民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城互认”。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项目服务管理、资金监管和绩效考核,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水平。

 四要拓展服务内涵。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内容,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有机结合。比如根据居民的需求,医生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借鉴沙县模式,即开展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慢性病患者免费送医送药、推行免费家庭保健员培训,建立健康管理台账,提高服务真实性和准确性。

篇八: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于“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有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市政协于近期围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组织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建立“六大体系”,实行“十个最”战时机制,探索创新十大举措,用坚决果断的行动和措施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有效确保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但通过这次疫情,我市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公共卫生防控应急体系不够健全,传染病救治体系还不够完善。三是医疗防疫物资储备相对不足。四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运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水平还不高。

 二、意见建议

  一、加 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设,在提前预防上补短板。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领域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是在预防为主上补短板,在科学预判、快速反应上找差距,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上堵漏洞,使这次阻击疫情的有效做法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拟演练,建议组织由市应急指挥部牵头,卫健委组织,由疾控、医疗、公安、后勤保障、新闻报道等多部门参与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各部门相互配合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二、夯实基层医 疗服务体系,在基层基础上补短板。要强化农村、社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把更多力量资源下沉基层、投入基层。一是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进行分级强化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着力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具备独立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和必要设备的村卫生室,完善村医保障政策,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二是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发挥社区关键防线和“一线哨所”的作用。每个社区医院至少配有一名素质过硬的全科医生,做好社区群众健康“守门人”;借助全民参与疫情防控有力势头,积极推进无主楼院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议事会,加大物业进驻老旧小区力度,加强小区公共卫生管理。

 三、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在救治能力上补短板。一

  是加快市传染病医院建设。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国内先进标准配备软硬件系统,满足重大传染疫情救治要求和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收治需求。二是各县(市、区)均应建设标准化感传染性疾病救治机构,推广非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改扩建标准,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患者就诊的隔离、观察、治疗等专用区域。三是建立分级、分层、分流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建立多梯队不同专业的救治队伍,实现场所、人员、设备、功能相配套。

 四、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在应急保障上补短板。建议我市建立市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一个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专职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保得好,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保障能力。

 五、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信息化方面补短板。一是加快建设我市大数据中心,提高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各医疗机构计算机诊疗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传染病信息的智能化、自动化上报。二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自动化预警系统,让人工智能系统全天候自动监控疫情、自动向防控部门、社会公众发出预警,再由专家跟进研判,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病爆发风险。三是平战结合,进一步提高远程会诊、远程医疗建设和高科

  技应用水平。

 六、强化卫生领域执法力度,在法治保障上补短板。一是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二是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卫生健康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四是要在法律框架内严格执法,一方面对不依法履职人员必须严格问责,另一方面切实把握好执法尺度,依法防疫,做到主体适格、措施适度,防止出现借疫情防控之名、行违法犯罪之实的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推荐访问: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公共卫生 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怎么写8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作文锦集6篇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作文锦集篇1一天早上,小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饭。她三下五除二将米粥扒完,又一口气吃了三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 大学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11篇大学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篇1在学校运动会开始前夕,我们先搞一次班级趣味运动会,在为运动会热身的同时,让同学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 弘扬家风家训的作文600字范文合集7篇弘扬家风家训的作文600字范文合集篇1在我们家,家风是艰苦朴素,这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艰苦朴素的家风意味着吃苦耐

  •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作文锦集8篇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作文锦集篇1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作文锦集篇2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调研报告大全范文6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调研报告大全范文篇1要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秉持“重在平时、

  • 2023年高中班主任个人计划范文锦集4篇2023年高中班主任个人计划范文锦集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高一(1)班人数xx人,男生女生各占一半,刚好平衡。中午

  • 班级三好学生讲话稿范文篇3篇班级三好学生讲话稿范文篇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正值阳春三月,带着春天的气息,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这个讲台上。我

  • 幼儿园民非年检下年度工作计划精选篇4篇幼儿园民非年检下年度工作计划精选篇篇1一、平安工作:1、执行门接送卡接送制度,请家长按要求在接送孩子时必需拿卡,才

  • 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9篇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篇1各位来宾、赵法箴院士,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参加京鲁渔业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也很高兴

  • 幼儿园儿童节演讲稿范文优选4篇幼儿园儿童节演讲稿范文优选篇1 幼儿园儿童节演讲稿范文优选篇2各位领导、家长:感谢你们放下繁重的工作和我们的宝贝儿们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