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2篇

|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2篇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 1张桂梅: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附发言稿) 有这样一位“教师妈妈”,是所有华坪女高人的骄傲,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2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2篇

篇一: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

张桂梅: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附发言稿)

 有这样一位“教师妈妈”, 是所有华坪女高人的骄傲 , 也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

 向张桂梅老师致敬!

 张桂梅发言稿:

 尊敬的习近平总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张桂梅,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 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 “ 七一勋章 ” 授

  2 予我们 9 29 名同志,这份光荣属于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每一名共产党员。请允许我代表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们,感谢党中央对我们的充分肯定,感谢广大党员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

 46 年前,我从东北到云南支边,成为一名教师。在无数次家访中, 看着一个个山区女孩因贫困失学,我心痛到无法呼吸。我体会到,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于是, 我决心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点亮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在党的关怀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华坪儿童之家、女子高中先后建立,近 2000 个女孩考入大学,172 个孤儿有了温暖的家。

 这里特别想说, 办学初期,条件艰苦,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在于党的精神感召,学校党员向着党旗保证“ 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 ”,百折不挠,顽强拼搏。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谆谆教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党建统领教学、以革命传统立校、以红色文化育人,引导学生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

 许多学生和我说,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们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的

  3 种子,帮她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着她们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 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受革命先烈影响,受党教育多年,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许多共产党员每天正在做的事情,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们如此崇高的荣誉。戴着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我受到莫大的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党青春永驻,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伟大的人民幸福安康!

 ( 来 源 :

 新 华 网 直 播 画 面 文 字 实 录 )

  4

 丽 角度一:坚守信念,让人生更美丽

  张桂梅校长长期坚守贫困山区,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守着信念。乡村学校条件艰苦,教师待遇不高,她执着坚守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我们。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对教育信念的执着坚守,让她的人生更加美丽。

  生 角度二:坚守初心,铸就精彩人生

 改变大山里女孩的命运,这是张桂梅决定办学的初心。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偏远地区女孩的读书梦,给她们搭建了受教育的平台,为她们铺就了改变命运的道路。她坚守初心,让更多大山里的女孩能够改变命运的同时,也铸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一个人该如何坚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张桂梅做了最好的注解。人民教师为了谁,怎样当一名好教师,怎样培养好学生,张桂梅成为了榜样。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是什么,张桂梅以实践做出了有力回答。张桂梅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献 角度三:坚守责任,爱岗敬业奉献

  总有一种力量,担当奉献,苦干实干,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老师学生一起苦教、苦学,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学校办出名堂”

 张桂梅校长用自己平凡的双手,托起了许许多多女孩的求学梦。她坚守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年来,她带病坚持工作,坚毅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一直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她不断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收养孤儿,自己却生活清苦。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角度四:心 坚守初心, 对党忠诚一辈子

  5 张桂梅同志命运坎坷,但无论身心如何困苦、处境如何艰难,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信仰,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山区的无限深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外,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她用一言一行,心血汗水、无疆大爱,坚守着自已的信仰,把一生全都给了党。

 角度五:教育扶贫

  63 岁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一直扎根在云南贫困山区一线,拖着病体,战胜千难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适用话题

 值 理想、坚守、信念、奉献、爱岗敬业、教育扶贫、榜样的力量、人生价值......

  张桂梅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奋力冲破一切困难活着、做着、奉献着,用自已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正如她的自我总结:“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昐,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精彩时评】

 01. 张桂梅以平凡人生诠释初心

 来源:

 云南网

  有的人所从事的事业注定不朽,有的人终将被时代永远记住。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

  6

  张桂梅的人生原本是平凡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幸的,可是因为与大山深处的教育结了缘,因为一辈子不忘初心的矢志坚守,因为圆了 1600 余名贫困女生的大学梦,张桂梅的人生变得无比精彩,也让太多人的人生看见了光明。

 张桂梅是一位人民教师,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从 1990 年由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张桂梅 30 年如一日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足以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可如今已经 62 岁的她一身病痛却仍然坚定前行。这份对教育事业浓到化不开的爱,这份对贫困学生割舍不下的牵挂,无疑是这个时代里最美的风景。

 张桂梅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看到贫困地区教育的贫瘠,看到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无学可上,张桂梅一次又一次开启逆向选择,在那么多次的选择中,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反而是不断地走向贫困山区。这份为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情怀,这份甘愿自己吃苦也要让孩子们拥有明天的伟大,无疑是这个时代里最催人奋进的精神。

 成事从来不易。我们之所以被张桂梅感动,不仅仅是因为她几十年如一日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付出,更是因为她以柔弱之躯干成了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干成的事。创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一所专供贫困家庭女孩就读的免费高中,资金从哪里来,师资如何保证,生源有没有问题,哪一

  7 项都是棘手的问题,如果稍微打一下退堂鼓,这事也干不成。可事实证明张桂梅以病弱身躯的干成了,其中的艰难不易可想而知。

 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定是无私的,在这一点上张桂梅绝对堪称表率。几十年来,她的心里只有学生,她的心里只有教育,她把自己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 3 元钱,却舍得“花大钱”请学生出去改善生活,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却出手“阔绰”地捐出 100 多万元工资和奖金资助教育……正是因为这种不忘初心的坚守,正是因为其“超人”般的意志和付出,1645 名学生从华坪女子高中走进大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无儿无女的张桂梅也成为了 1000 多个孩子的“妈妈”。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张桂梅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但是她所干的事业却灿烂光辉。坚守一名党员和教师的初心,张桂梅温暖着自己的人生,更照亮了别人的世界!

  02. 张桂梅彰显铸魂育人的样板价值

 来源:

 云南网

  评论员 雷钟哲

  对于从小在哈尔滨长大的张桂梅来说,那些抗日英雄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她,也培养了她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

  8 20 多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为民情怀,保持着铸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看似瘦弱的张桂梅,却伟岸挺立于人民群众的心里,彰显着笃定、坚韧的力量,映射着忠诚、担当的品质,传递着大爱、柔情的暖意,散发着先锋榜样的光芒。这位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那样的动人心扉、高大巍峨。

 “自满则败,自矜则愚。”张桂梅永不自满拼搏进取,才让她做出了巨大贡献;张桂梅永不骄矜,才让她斩获了无数荣誉。从张桂梅儿童时的成长经历,人们也可窥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蛛丝马迹,收获铸魂育人的宝贵启迪。

 张桂梅小时候过清明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八女投江的地方,向孩子们讲述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官兵,为保全部队主力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壮烈故事。烈士誓死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的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了坚韧不拔的种子。抗日英雄故事是张桂梅成长的丰富营养,激励并锻造了她勇毅果敢、一往直前的品格。她之所以成为楷模、闪闪发光,成为一个高尚的

  9 人,为党和国家建树颇丰、贡献颇巨,与她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不无关系。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一个根本性原则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条件,所以,怎样铸魂育人,就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环节。

 张桂梅不但是教育铸魂育人的一个硕果,放大了铸魂育人的价值,而且是铸魂育人的践行者。作为教师的杰出代表,她是孩子心目中的“妈妈”,又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在她的教育下,孩子们不仅能吃苦、善学习,还有一颗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心。铸魂育人,是张桂梅光辉榜样的一个亮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像她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贡献才智、芬芳桃李。

  03. 人民日报:实干是梦想的起点

  10 张桂梅老师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在坚守与奉献中为教育扶贫事业鞠躬尽瘁。

 芳华在哪里绽放,哪里就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时针拨回到1997 年,患有严重子宫肌瘤的张桂梅,怕耽误毕业班学习,忍着剧痛在 4 个教室间来回奔忙,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院手术。之后,当地组织捐款,被乡亲们的情义所感动的她,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看到山区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更加坚定了“想为华坪做些事”的决心。

 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张桂梅的梦想。在她看来,受过教育的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培养出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数十年来,她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实干是梦想的起点。无论山区教育条件多么艰苦,她都不知疲倦地一直工作着,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通过学习走出大山、走向未来的成长环境。张桂梅的身体瘦弱,却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孩子们的求学梦、腾飞梦。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需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办学环境有待改善,教师待遇有待提高。这是下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面。只有让更多像张桂梅这样

  11 的老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才能使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得好学。只有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让教育扶贫更加精准,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如今,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中,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为警察,有的主动选择到偏远艰苦地区工作。她们正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张老师的身影有无形的力量,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04. 光明日报评论员:张桂梅为何让人热泪盈眶 2020 年 12 月11 日 14:48

 来源:光明日报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 40 多年的乡村教师。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40 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作为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的故事让许多网民热泪盈眶。圣者渡人,40 多年来,张桂梅笑对人生风雨坎坷,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

  12 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她帮助一个个孩子改变人生的轨迹,进而帮助一个个家庭改变困难的处境,这是何其崇高的事业啊!

 张桂梅让人热泪盈眶,还因为她激发了人们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群体的感怀。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他们终其一生或...

篇二: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

作文写作素材:七一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及精彩时评1、一段“渡江传奇”,一个初心故事一位普普通通的渔家小姑娘,不仅被评为渡江战役“一等功臣”,毛主席还为她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军民同心,鱼水情深。1949年,作为所有送大军过江的船工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时年14岁的马毛姐冒着枪林弹雨,忍着手臂枪伤,一夜驾船六渡长江,把三批解放军送到南岸。一艘艘往来穿梭的“军民同心”船,承载着万千群众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殷切期盼,划出了“桅樯如林,白帆如云”的江面奇观,也划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岁月如梭,初心如磐。“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如今八十多岁的马毛姐始终坚信这句话。她一心向党,年满18周岁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1954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一心为民,无论是在一线当工人,还是做妇联、工会工作,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老百姓服务;她虽为功臣、劳模,却从未因此而挑拣岗位、讲求待遇,退休后还经常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地作报告,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300多场次。2021年6月29日,86岁的马毛姐获颁授“七一勋章”。她忠诚于党、爱党护党,践行初心、一心为民,是人民的功臣,更是值得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2、护的是海,守的是“根”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中国渔民的优秀代表。他叫王书茂,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寸步不让,为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作出杰出贡献。他把为国护海刻在心中。自1985年主动申请加入民兵组织起,王书茂便将守护南海作为毕生使命。他最爱远眺一道道挂着五星红旗的船桅从海平面“升起”,直到大大小小的渔船归家靠岸。他曾带领民兵连弟兄坚守岛礁7天7夜,认为“守好‘祖宗海’是我们的本分”,坚信“根在船上,船锚就是身后的祖国”。

   他守护和耕耘着这片海。王书茂战过台风,护过岛礁,永远红心向党,深爱着祖国最南端的这一抹深蓝。他是渔民建设南沙岛礁第一人,不仅自己主动请缨,还带领家人一起开船运送建筑材料,留下了“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他热心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组织渔民抗击台风、开展生产自救120多次,救援渔民600多人次;他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带领群众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等产业,让海边渔村更富足、更美丽、更文明。伴海而生,以海为家;护的是海,守的是“根”。王书茂是为国护海的模范,是为民服务的榜样,也是千千万万用生命、汗水、流血守护耕耘南海的共产党员和普通渔民中的一员。正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坚守,南海才越来越美丽,人们的日子才越过越美好。3、“38个弹孔”是特别的勋章18岁参军入伍,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参加数十次大小战斗,先后4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林林总总38个弹孔。  最近,“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广泛传播,引发全网致敬。网友们动情地说:“这些伤,都是英雄的勋章”。  英雄,在祖国需要时,冲锋陷阵、九死一生。1946年,17岁的民兵队长王占山与两名战友被国民党的治安军抓获。就在敌人准备砍下他的头颅时,八路军前来救援。从此,“报党恩”成了王占山一生的执著追求。他跟随部队一路南征北战,闯辽宁、战天津、进湖南、打广东、平广西,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在一次次的炮火洗礼中,“报党恩”这份朴素的感情不断升华,铸就了一位“战功赫赫百战老兵”。  英雄,在和平时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越是平凡处,越是见初心。退休后,王占山仍然情系国防事业,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代言的赤子情怀。扶贫帮困、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几十年来,王占山已不记得捐过多少款,交过多少特殊党费。这既是一位老党员的初心本色,更是一笔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

 时过境迁,当年奋战沙场的热血青年,如今已白发苍苍。而今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老英雄们的精神依然闪闪发光,那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浴血牺牲品格依然有用武之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英雄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我们将努力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史诗。4、一朵“兰花”,芬芳全城“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在宁夏吴忠市,不少人都知道这句顺口溜。不久前,这句顺口溜的主角王兰花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荣誉背后,是她的“傻”劲儿,是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的执着与奉献。  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热。王兰花从来闲不下来:居民把她当作“主心骨”,大事小情总想找她说说;困难群众把她看作“活雷锋”,一声“王姨”未语先哽咽;志愿者以她为“领头羊”,一群人年复一年地跟着她开展志愿服务,不求任何回报。她带领的“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还推动利通区的志愿者从最初7人发展到6.5万余人。  “兰花芬芳”,行胜于言。一桩桩、一件件、一次次志愿服务,连起民心、聚合民意、畅通民情,让社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亲如一家,将“靠近我、温暖你”的兰花志愿服务精神传遍全城,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对于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党员王兰花来说,“七一勋章”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对于年轻人来说,王兰花获颁的“七一勋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志愿服务之路。5、亮的是“焊花”,守的是初心什么可以被称之为“平凡而伟大”?71岁的艾爱国给出了答案。  “七一勋章”颁奖词是这样说的,艾爱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关,

 成为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  了解他的人,听说过他事迹的人,都不由被他的平凡而伟大深深折服。  “焊花”闪亮,铸就匠心,映照初心。从19岁入厂开始,艾爱国就一直从事焊接工作,直至今日依旧奋战在高温火花中。他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他坚持不懈,埋头苦干,自称“钢铁裁缝”,对每一种钢的性能都了如指掌,干到老学到老,年过7旬仍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无私培养,倾心传艺,手把手培养的600多个徒弟都已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其中不少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他淡泊名利,不慕虚名,放弃了当领导的机会,婉拒了“赚大钱”的邀约,把毕生积累的十多万字技术笔记、数百项焊接工艺献给国家。既有好技术,也愿讲奉献,艾爱国用几十年练就“钢铁”本领,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引领着我国焊接事业不断发展。“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6、干成一件事福荫几代人“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多年前,著名作家茅盾在黄土高原上写下《白杨礼赞》,歌颂“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  在陕西,有一位普通的党员,就活成了白杨的样子。他带领当地群众,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筑起了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  造林一生,福荫一方。石光银的出生地曾深受风沙之苦,治沙的决心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从十几岁开辟家乡第一片绿洲,到狼窝沙6000多亩绿海,一路走来,石光银咬定治沙决心,从未动摇。为了心中的那一片绿色梦,他不惜辞去工作、卖掉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也是为了心中的那一片绿色梦,他向十年九旱、寸草不生的狼窝沙发起挑战,几经受挫依然无悔,并最终觅得科学治沙的密码,“守得云开见月明”。  传承不息,治沙不止;丰碑矗立,精神永存。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对峙,更是人和岁月的较量,需要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在石光银的影响

 下,他的儿子、孙子都义无反顾加入到治沙队伍中,越来越多人携手追逐绿色梦想,为治沙造林、生态文明建设接力奋斗。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为生态奇迹点赞!向治沙英雄致敬!7、“红旗”指引且歌且行6月29日,有一条特别的热搜引发高度关注:伴着自己写的进入大会堂。  这条热搜的主角是91岁高龄的人民音乐家、“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当天,他伴着自己谱写的《红旗颂》乐曲步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让网友直呼“破防”。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红旗颂》颂红旗,吕其明一生都在用音乐倾诉对“红旗”的挚爱。从10岁随父参加新四军,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岁背着心爱的小提琴随大部队进驻上海,从此落地生根,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音乐事业……红色基因始终是激励他不断创作的“音乐密码”。他累计为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创作音乐,同时还创作了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红旗”指引,一生创作,且歌且行。90多年的人生路上,吕其明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全都融进了音符里,将一生都融入了那面“红旗”。如今“90后”的他,依然在为祖国和人民创作。我们期待他写出新的精彩的作品,并向这位德高望重的作曲家表达深深的敬意。8、捧一颗初心,做扎根草原的红柳 一名新中国开国少将的儿子,多次放弃回城的机会,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他说:“愿做一棵扎根草原的红柳,永远守护这片草原。”他是廷·巴特尔,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不久前获得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活发生积极变化”,道出了这位“草原的孩子”为牧民群众所做的实事。

 “草原的孩子”爱草原。他扎根牧区,因为“草原需要有人来建设”。47年前,19岁的廷·巴特尔到锡林郭勒草原插队,他肯吃苦、爱钻研,很快学会了打草、放羊、剪羊毛,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牧民,从此在草原扎下根;他情系牧民,因为“乡亲们不该这么苦”。在牧民心中,他不仅是党支部书记,也是农艺师、技术员和医生,更是老年人的好儿子,同龄人的好兄弟,年轻人的好长辈;他奉献草原,因为“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他提出并践行“蹄腿理论”,带领牧民走上了一条保护生态、建设牧区的致富路,把“沙窝子”变成了“幸福窝”,让草原绿了起来,也帮牧民富了起来。“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在牧民们心目中,廷·巴特尔就是英雄般的人物。他的生命已完全融入草原,美丽的草原就是他的家。而他最在意、最舒服的身份,就是牧民。9、撑起一把把“伞”架起一座座“桥”很多人好奇,外交工作是什么样呢?  “有时大家只看到西服、领带、鲜花、美酒,外交工作需要的更多是奉献和付出。”这是一位外交老兵给出的答案。  这位外交老兵,是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前驻南非大使、“七一勋章”获得者刘贵今。在他心中,外交既是一份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也是一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舞台。从事外交工作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严明的纪律和一颗为国奉献的赤子之心。  刘贵今用一生的行动践行这份初心和使命。他前后在非洲常驻17年,整个外交生涯几乎都和非洲紧密相连。他为海外中国公民撑起一把把“伞”,为中非友好架起一座座“桥”;为中非合作论坛顺利举办,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在本该退休“享清福”的年纪,他又一次披挂上阵,出任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非友谊的深化,中非关系的发展,他是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推动者。  赤子丹心,为国尽责。这是刘贵今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外交战线上无数外交工作者的缩影。沉甸甸的“七一勋章”,属于刘贵今,也“属于中国外交工作

 者这个伟大的集体”。向所有外交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合作道路上的“友好使者”,致敬!10、英雄无言岁月有声战争时期,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合上功劳簿,默默奉献一生。他说,他不是英雄。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尽显英雄本色。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他被授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他就是屡立战功的战士孙景坤,是复员回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农民孙景坤。  一等功臣,英雄本色。1948年,孙景坤入伍,敬出了人生第一个神圣的军礼;此后70多年,他转战南北,用一生承诺军人誓言。在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赫赫战功,彰显了革命者的英雄底色,体现了军人敢于担当的铮铮风骨。  英雄无言,岁月有声。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他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的时间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并带领村民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深藏功名再建新功,英雄的故事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这样的事迹,这样的共产党员,让我们想起太多太多名字,张富清、宋良友……他们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和人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每个人都在不同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榜样!11、“一碗水端平”稳了团结,也富了村庄“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这是买买提江·吾买尔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买买提江·吾买尔“七一勋章”,颁奖词对他的事迹做了更详细的介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代表,先后担任村支书30多年,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面对威胁挺身而出,有力捍卫社会和谐安定。”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家里和睦了,日子才能过好。买买提江·吾买尔坚定不...

推荐访问: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 勋章 素材 年七一

【2022年七一勋章素材2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作文锦集6篇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作文锦集篇1一天早上,小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饭。她三下五除二将米粥扒完,又一口气吃了三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 大学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11篇大学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篇1在学校运动会开始前夕,我们先搞一次班级趣味运动会,在为运动会热身的同时,让同学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 弘扬家风家训的作文600字范文合集7篇弘扬家风家训的作文600字范文合集篇1在我们家,家风是艰苦朴素,这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艰苦朴素的家风意味着吃苦耐

  •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作文锦集8篇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作文锦集篇1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作文锦集篇2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调研报告大全范文6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调研报告大全范文篇1要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秉持“重在平时、

  • 2023年高中班主任个人计划范文锦集4篇2023年高中班主任个人计划范文锦集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高一(1)班人数xx人,男生女生各占一半,刚好平衡。中午

  • 班级三好学生讲话稿范文篇3篇班级三好学生讲话稿范文篇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正值阳春三月,带着春天的气息,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这个讲台上。我

  • 幼儿园民非年检下年度工作计划精选篇4篇幼儿园民非年检下年度工作计划精选篇篇1一、平安工作:1、执行门接送卡接送制度,请家长按要求在接送孩子时必需拿卡,才

  • 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9篇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篇1各位来宾、赵法箴院士,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参加京鲁渔业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也很高兴

  • 幼儿园儿童节演讲稿范文优选4篇幼儿园儿童节演讲稿范文优选篇1 幼儿园儿童节演讲稿范文优选篇2各位领导、家长:感谢你们放下繁重的工作和我们的宝贝儿们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