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

第1篇: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范文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内容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巨轮锚起于新的码头,让我们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共同划动民族复兴的巨轮,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内容1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家喻户晓,优美的歌声,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名片和象征,而且已经升华为人民奋斗的时代精神。202X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再次唱响这首老歌勾勒出火红岁月,用这首时代红星照亮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奋战新征程上再创辉煌业绩。
初心不改,前赴后继跟党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到风和日丽的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前仆后继,锲而不舍,用血水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时代的讴歌与壮举,创造出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千秋伟业,百年风华,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规划建立,党带领中华儿女昂首挺胸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更要笃定信念、滋养初心,坚定如磐的革命理想信念,种下一心为民的思想根芽,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使命不负,革命重担挑肩上。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已经过去的202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构筑了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非凡成就。202X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各种风险矛盾挑战依然存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然存在,我们可谓重任在肩。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需要大家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乘风破浪、坚毅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X年的新年贺词所强调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发展蓝图已经擘画,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场时代的接力赛中,我们必将跑好我们这一棒,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作出贡献。

勇毅不泯,万里江山披锦绣。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美好的生活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而是勇毅的韧劲奋斗实干出来的。_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是在泰山压顶的危急时刻,越要坚信党的领导,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要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用我辈之奋斗换来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内容2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从激昂雄壮的《国际歌》,到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起来、起来,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心声,唱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00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地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
百年之旅,几多艰险,难忘初心本愿;
千关不阻,万战不怯,只为重振河山。伴随他们抗争前进步伐的是一声声积蓄已久的呐喊,是一句句荡气回肠的高歌,从革命、抗战到新中国新气象,每个阶段都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时光印记,影响着历史进程推演新时代的今天。
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
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
现在,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如今,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
已从为了民族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
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澎湃的改革大潮。

时间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跨过21世纪的门槛,中国党迎来了100周年华诞。回首100年,弹指一挥间。100年的风风雨雨,锻造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党员。党员是党的活的细胞。党的先进性从党员身上集中体现出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一面旗帜,就代表党的魂!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当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党旗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党员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在战乱、贫弱、落后的旧中国中,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中国党的诞生、成长、壮大,成就了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有了一柄铁锤,能砸开所有的锁链,才有了一把银镰,能聚拢遍地的收成。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内容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鲜红的旗帜上一把镰刀和铁锤的图案便是党的旗帜。它凝聚了多少人的鲜血与汗水,多少中国人民铿锵的誓言。回眸党的历程,它是艰辛的,是坎坷不平的。同样是时光的道路,那段光阴却是洒满了鲜血。
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100个风雨春秋,100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100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地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漫漫求索,100年卓越辉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民为贵、一心为民、坚持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壮美画卷。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如同万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今天,我们又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展望未来,还要坚定地迈出第四步、第五步以至更多、更大的步伐。为此,党中央领导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因此,我们党隆
重庆祝建党100周年,既是为了继往,更是为了开来。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习近平总书记为十四五规划锚定方向,强调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五年。十四五规划涉及民主法治、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国民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内容4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100年的岁月了,她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202X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0岁华诞。100年风雨砥砺,100年沧海桑田,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她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伟大的变革,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唯有初心不改,才能永葆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承载中国发展的责任担当,引领13亿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庆祝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爱岗敬业、勤劳奉献、热爱工作,将党和人民厚望转化成拳拳之心,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红的誓言。要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时刻牢记入党誓言,以时代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履行好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庄重承诺,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青春和力量!
历史赋予重任,时代催人奋进。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牢记肩头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勇立发展潮头,勇挑发展重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
作作风,铸造企业发展新优势,成就公司各项事业新辉煌,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


第2篇: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传承百年历史


传承百年历史 拓展办学领域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性普通专科学校,由创办于1901年的泸州师范学校、创办于1958年的泸州教育学院和创办于1964年的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三校合并而成。四年多来,学院矢志传承光荣传统,走灵活开放办学之路,在“自强不息,勤奋敬业”精神的激励下,秉承百年办学历史,不断整合历史与现实资源,创新构建了“一主两翼、互动一体、多向拓展”的办学体系,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实现了学院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泸州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始终把服务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出发点,遵循高职发展的规律,紧紧围绕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系部、专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化工、文化教育为主体,土建、旅游、艺术设计等相结合的专业群,重点建设了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管理等一批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办好高职教育的同时,为充分发挥学院职业培训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打造学院职业培训品牌,学院仍不断创新职业培训办学模式,不断拓展办学领域,在坚持办好传统的“中学教师”“中
2

学干部”培训的同时,根据中央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教育部提出的“开展好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创新性地在农村新型“村官”培训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领域闯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创出了一条灵活开放、务实求新、多元拓展、适时高效的特色培训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培训了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提升师训干训品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泸州打造“川南教育强市”培养教育人才
(一) 自强不息,百年教师教育成绩斐然
在合并组成我院的三所学校中,有两所都是历史悠久的教师教育学校,都曾为泸州的教育事业培养过大批人才。
原泸州师范学校创建于1901年,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师范名校。初名“川南经纬学堂”,1902年清廷钦定为“川南师范学堂”,1957年由省政府更名为“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是全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恽代英、肖楚女、李求实、朱德、刘伯承等革命先辈和学者曾先后任该校校长、或督学、或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泸州师范学校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考验和改革开放的洗礼,不断发展壮大,1980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师,1990-1994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合作学校,1994年率先通过国家中师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成为全国中师行列的佼佼者,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获得国家教
3

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的表彰。
原泸州教育学院始建于1958年,拥有数十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底蕴,有近50年的师资培训历史。初创时名“泸州大学”,后更名为泸州专科学校、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4年定名为泸州教育学院。在近50年的办学中,几经沉浮,经历了多次办学性质与功能转变的考验,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闯出了自己的办学之路。1992年,结合泸州地处西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现状,针对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和叙永县)很难吸引和留住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教育学院在办学体制上突破重重阻力,大胆创新,与古叙两地签订了为期10年的中小学师资培养合同,举办地方高等教育。结合古叙两地对教师“一专多能”的特殊要求,学院创新性地设置了文政、文史、英语、数理和数化五个师范类专科专业,专门照顾性招收古蔺和叙永籍考生就读,学成毕业后全部回原籍服务家乡教育。这一举措,不但创出了为贫困山区培养自己“留得住、用得上”师资的新模式,更实实在在地为泸州培养了2000余名扎根于贫困山区的本土化专门师资,对提高泸州贫困山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市教育整体水平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教育教学成绩显著,1997年全省教育学院综合评估荣获优秀等级第一名。
自三校合并组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尽管学院职能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但学院仍秉承传统,充分发挥师资培养优势,一如既往地为地方尤其是贫困山区培养优质小教师资。2005年,
4

建院以来的首届小教专业全日制专科168名毕业生通过教师招考,实现就业145名,首次就业率为87.5%(远高于其他师范院校返泸学生招考通过率);
到年底,就业人数达到156人,就业率上升到92.8%。在本次招考中,学生刘应华获古蔺县教师招考第一名,王静获龙马潭区教师招考第一名,蓝春艳获泸县教师招考第二名,廖愿获合江县教师招考第四名。2005年底,古蔺、叙永两县又一次同我院联系,准备再次启动“古叙师专班” 培养项目,这既是对该项目的认可,更是对我院教师教育工作的高度肯定。
(二) 科研先行,十五载师训干训硕果累累
为进一步提高泸州中学教师和管理者综合素质,提升泸州教育整体质量,泸州市于1991年开始启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泸州教育学院以其多年丰富的高校办学经验和突出的师培师训优势被泸州市教育局确定为“泸州市中学校长培训基地”,并于同年在学院启动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后又于1997年启动中学校长提高培训。
培训中,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科学施培,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院长领衔的“中学校长现代素质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组,组织了院内一批省市知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针对泸州中学校长实际,提出了“培训系统分析-培训目标测评-培训课程与方法精选-营造培训环境-展开实作培训-检测与反思-经验处理”的中学校长培训操作流程,将理论培训与实地
5

考察相结合、普遍规律与个案剖析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科学高效且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学校长培训方案。整个培训受到学员和市教育局的肯定和好评,培训等级年年优秀。至此,学院已累积开展中学校长岗位培训10期,共计培训670人,开展中学校长提高培训 7期,共计培训369人。
三校合并后,学院仍然高度重视中学干训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学院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干训工作的领导和科研力度,并于 2003年争取到了中学中层干部培训和中学校长研修培训项目,开创了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学校长研修培训的先河。尤其是中学校长研修培训的启动,充分显示了市教育局对我院干训工作的肯定和我院干训工作的实力。培训中,学院坚持针对学员关注的基础教育难点、热点问题设置专题、组织讨论、聘请专家、剖析个案、确定考察路线和学校等,充分体现了“因需施培”的理念,使这一高难度的培训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并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至此,学院已开展中学中层干部培训4期(含中学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后勤主任培训),共计培训176人;
开展中学校长研修培训3期,共计培训158人。为泸州市基础教育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1999年,泸州市在全市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工作。同年,原泸州教育学院以师培师资力量雄厚,干训工作成绩突出的优势,被泸州市教育局确定为“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
6

培训基地”,成为全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龙头单位,全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在市教育局的领导、筹划下,由教育学院全面组织实施。
2000年,我院以此前显著的师训干训成绩在全省率先争取到了“南京爱德基金会”援助我市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短期培训项目。来自英美本土的外籍教师利用寒暑假来泸州向我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短训,除专门强化培训口语、听力之外,还开设了英美风俗、英美文学等讲座,不但对提高我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听说读写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更让我市中小学英语教师亲身感受了原汁原味的英美教学风格,极大提高了学员的英语综合教学能力。2002年,因短期培训项目十分成功,南京又率先为我院增加了长期培训项目。截止今年,爱德基金会外籍教师与我市、我院的愉快合作已历六年,已有近30名英、美两国的教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我市近10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强化训练,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2年,三校合并后,学院秉承百年办学历史,继续不断挖掘办学潜能,不断整合、优化师训资源,在师训领域勤奋耕耘。为贯彻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学院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和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10个学科的“骨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含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学院两位领导进入泸州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专家组,九名教师担任泸州市基础教育新课
7

程改革学科专家组组长。在学院的精心组织和统一协调下,高质量地为全市培训了中小学新课改骨干教师5000余人次,对推动全市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
2004年8月,泸州市政府颁布了《泸州市建设川南教育强市发展规划》,规划再次强调了我院在全市师训干训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作为全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中学校长培训基地”,也作为泸州唯一一所具备师训干训资质的地方高等院校,学院高度重视师训干训工作,不但将其作为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其作为学院重点打造的培训品牌,并已着手系统研究。2003年至今,学院已有两名教师在做硕士论文时,都有意识地选择了泸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问题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师训干训实效,进一步打造学院“师训干训”品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十五年来,学院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严格管理为保障,以精心施培为前提,以培训质量为根本,共计为泸州市培训中小学教师近30000人次,培训学校管理者1300余人次,为我市打造“川南教育强市”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回顾学院百年教师教育历史和数十载师训干训历程,我们是自豪的。正如许多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所言:全泸州绝大部分中学教师都是泸职院的学生,几乎全泸州的中学校长都曾接受过泸职院的培训。也正因此,泸职院已被人们誉为“泸州教育的母机”!
学院的命运已与整个泸州基础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
8

在了一起。



二、启动“村官”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服务“三农”,为泸州“新农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
2005年,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又一项新的历史任务。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本着服务“三农”,加快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初衷,我院迅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此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和讨论,并很快提出了“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全力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养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既为地方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又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双赢策略,启动了“村官”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一)启动“村官”培养工程,为泸州“新农村”建设培养基层管理人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人才!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我们不但要提高农民素质,使其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更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据查,在我市现有的农村党支部书
9

记中,具有大专学历者不到6%,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65%,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能力较弱等不足,整体素质令人堪忧!这样的“村官”结构,很难全方位地去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因此,进一步培训提高现有“村官”的综合素质、专门为农村量身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1、 开展“大学生村官”培养,为泸州“新农村”建设输送复合型管理人才
认识到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我院立即展开了积极行动,2006年专门申请设置了“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与县区政府合作,面向社会推出两年制成人脱产大专教育。主要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其目的在于,通过两年系统的理论培训、实地考察、挂职锻炼等,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良好政治素养,掌握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农村建设与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有关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带领村民致富的农村基层复合型管理人才。学员毕业后,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以不断优化农村基层组织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办公能力和效率,打造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农村基层组织。
2006年3月,我院就农村“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积极与各县区进行联系,并得到了各县区的普遍认可和积极支持。全国
10

农业大县泸县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率先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一名‘大学生村官’” 的宏伟构想。目前,我院已与泸县县委县政府就培养农村“大学生村官”问题(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签定了合作协议:泸县县委县政府委托我院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每年为其培养80名“大学生村官”。泸县县委县政府除全额资助就读人员的培养费和住宿费外,还将给予每人每月160元的生活补助,预计总投资240万元左右。学生毕业后直接由泸县县委组织部安排到各村级行政管理单位任职,享受一切相应职务待遇,并优先考虑招考为国家公务员,其政策支持力度和人员安置模式均为全国首创。
考虑到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造福工程,我院对此也做出了积极响应和支持。在学费收取上,我院大幅度降低标准,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2600元∕年 的基础上降低15%(下浮400元∕年,即:每年只收取培养费2200元。同时,还将免费为每位学员置一套床上用品。
该项目将于今年9月开始启动,并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展开。该项目的实施,开创了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培养和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新模式,为地方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我们相信,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的精心组织,“大学生村官”培养工程一定能做大做好。我们也相信,高素质、复合型的“大学生村官”一定能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
11

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开展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为泸州“新农村”建设培训基层带头人
村党支部书记乃“村官”中的“一把手”,是一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其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泸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我院也一直对此高度关注。在我院的积极申报下,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考虑后,将这一重要历史任务交给了我院。
在泸州市委组织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我院于2006年5月23日至29日,举办了为期七天的首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共有100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中,我们的培训定位在“全面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的综合能力”上,课程设计包括有“新农村建设基本知识”、“构建和谐农村”、“党纪知识”、“涉农工作”和生猪、水产养殖等农业知识、技能;
在教学形式上,根据村党支部书记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的实际,主要采用了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等。从培训反馈的情况看,学员们均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提高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了要从大局出发,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做好村级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同时,更要做好农村科技带头人,为农民做好科技咨询、
12

服务、技术推广工作,实实在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当好农村基层父母官。
根据该项工作的年度规划,学院于2006年6月6日至6月11日举办了第二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将于2006年7月28日至8月6日举办第三期培训班。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规划,该项工作将每年坚持进行。我院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力争将这一涉及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造福工程做大做好,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带头人,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献力。
(二)新设“农产品加工及营销”成人学历教育,为泸州“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实用人才
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有高素质的领路人,也需要熟悉农产品、农村、农业的专业实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开拓出更多更新的路子。
学院于2004年2月开始多方接触,寻找与农产品、农村、农业等相关专业实用人才的有效培养途径。同年,学院与泸州市纳溪区农业局、纳溪区教师进修学校成功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拟共同开展“农产品加工及营销”专业大专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2006年6月,经过认真研讨,学院又同泸州先锋农业(枇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根据协议,学院将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同该公司一起为公司培养“农产品加工及营销”专业人才约1000人。学生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取得学籍,脱产学习三年,其中一半左右的时间在公司所承包的果园、苗圃或公司实作,
13

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学成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该公司工作。根据协议,公司将对回公司工作的学生的培养费等进行补助。该项目将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启动,首批学生为30人。
该项目的启动,创出了一条“学院+公司+基地”的人才培养新路,也对如何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大量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专业实用人才进行了大胆探索,对加快泸州市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泸州“新农村”建设培训实用人才
2003年,周济部长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时明确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切实贡献”。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在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养工作的同时,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我院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我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举措。
经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调查和研究,针对农民工培训数量较大、任务较重的现实,我院确定了对农民工培训主要采取短期技术培训进行的思路。旨在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使他们拥有在城市从业的基本能力,使其与城市从业人员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有效推进农村富
14

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2004年,学院与泸州市中宇外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就缝纫、机械、电子等三个专业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了专业技术短期培训。这类培训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实用技能,可更大程度提高劳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竞争力,真正实现农村富余人员高效率、高质量的转移。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院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为地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援助和技术支持,学院在2004年4月还专门制定了《农民工培训的规划和措施》,对我院农民工培训更加规范、系统和富有效率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实施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和谐社会构建,为地方培养应用性人才
教育部〔2006〕3号文(《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针对每年大量未升学高中毕业生流向社会的问题,明确指出“由于他们(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只掌握了文化基础知识,不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不少人加入到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致带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该文件指出“各类职业院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技能,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实现就业和创业,而且对促进城乡的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就社会而言,未升
15

学高中毕业生这一个庞大的群体就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他们既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据查,泸州市近三年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均呈上升趋势:2004年近6000人,2005年上升到近10000人,预计2006年将突破11000人。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摆在地方政府和地方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这一现实,我院确定了“从职业培训方面做好未升学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工作,培训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性人才”的思路,并开始了积极行动。
针对未升学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好,职业技能缺乏的实际,经多方调查,反复研究,学院最终确定了对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的基本思路。第一、培养宗旨:服务泸州和谐社会构建,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性人才 。第二、培养形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相结合,灵活办学。第三、培养目标:以培养核心职业技能,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为主要目标,注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教育。第四、教学内容:贯彻《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的精神,“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为主,不再开设基础文化课程。”尽量使培训内容贴近企业需求,重点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紧缺的机电、模具、建筑等专业
16

人才。第五、证书发放:以职业资格证书取代学历证书。对需要学历的高中毕业生,可通过颁发中专毕业证或组织参加成人大专考试取得成人大专毕业证的办法解决。
2006年4月,学院成教处、联合办学办公室等部门多次深入泸州市二中、泸县一中等普通中学洽谈合作,并已与部分学校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此项工作将于2006年9月展开。
尽管对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我院已率先投身其中,我们将本着“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力争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相信,在我院的积极努力和其他中职学校的共同参与下,充分整合泸州职教资源,一定可以将泸州未升学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工作做出成绩,为泸州职业教育拓展出一个新的领域,为我院职业培训打造出又一个新的品牌,为推进泸州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更大贡献。
百年传承造就历史品牌,四载创新谱出职教新篇。学院成立以来,泸职人秉承百年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在做好高职高专教育的同时,还在职业培训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多元拓展,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可喜成绩。尽管一些培训项目还只处于初创阶段,要想打造成强势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将获得快速发展,融深厚办学底蕴与灵活办学思维于一体的泸职人,在“自强不息,勤奋敬业”精神的引领下,一定能把学院职业培训
17

品牌做得更大更强,一定能实现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宏伟目标,一定能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的实用人才!

18

第3篇: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建党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经验研究
摘要:建党百年来,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面对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中央根据所处的时代条件、承担的历史任务,不断推进和创新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在实践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 必须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自觉;
必须要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
必须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必须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关键词:建党百年;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建党百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中心任务,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在探索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探索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围绕着党的政治纲领、党的政治路线和党内斗争展开的。其一,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政治纲领。党的一大首次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党的二大经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其二,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了团结凝聚广大农民群众的土地革命总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确立了土地改革的政治路线。最终赢得民心,依靠人民群众夺取了国家政权。其三,反对党内错误倾向,把牢党的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八七会议揭露和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七大时,全党政治思想达到空前统一,党的政治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曲折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是围绕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及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展开的。其一,在政府组织党委、建立党组,从组织上保证党对政权的绝对领导。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级纪检机构,从制度上加强纪律检查工作。其二,针对党内的不正作风开展了整风运动、整党运动等政治教育以及反对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和对“四人帮”的揭批清算,维护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其三,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时期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着力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升到政治问题。进一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其二,拨乱反正,促进全党全国的安定团结。同时,建立健全党规党法,制定和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其三,讨论并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初步提出了
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四,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全方位开启管党治党实践,使党的政治建设得到了全面强化。其一,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其二,明确了“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制定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从制度上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三,加
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印发并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其四,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

二、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所以要深入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必须要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
建党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政治性,就能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促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念、牢记政治责任、担负政治使命。只有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下,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才能实现新时代我们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
(三)必须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言堂”、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不良现象对党的政治建设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严格的纪律是良好政治生态形成的基础,是党内统一政治行动的可靠保证。完善党规党纪,用严明的纪律要求来规范党员干部政治言行,维护党内团结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把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必须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
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正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的体现。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要兴党强党、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就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才能实现自我超越,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38.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经验 历史 党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 党的百年历史的心得体会

【党百年历史经验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